滙市變天 現滙單日升0.42% 近波幅上限人民幣資產升值潮

滙市變天 現滙單日升0.42% 近波幅上限
人民幣資產升值潮

【本報訊】中國重新啟動人民幣滙率改革,昨旋即引發股、滙、商品升浪。重啟滙改意味滙率更趨浮動及波動,但不等於單邊升值,財資界指炒人民幣續升概念,足夠掀起亞洲貨幣及資產進入升值潮。 記者:劉美儀

人民幣滙率終恢復爬行,昨日即升穿每美元兌6.82元——雷曼爆煲引發金融海嘯後的心理關口,收報6.7976,創出05年滙率改革以來新高。港股昨亦顯著飆升,滙商指出,有與股市相關的實質資金流入港元市場,而早前累積的港滙短倉冚盤,亦導致港滙轉強。

股市相關資金流入港滙強

G20峯會前夕,人民銀行上周末及周日接連解畫,表明人民幣滙率將按一籃子貨幣基礎增強彈性。昨日市場甫開,參考作用已減退的開盤中間價,雖保持6.8275的常規水平,但其後出現拾級而上,早段已升穿被市場公認為爬升指標的6.82關口,收報6.7976,較對上交易日收市價6.8262,單日升0.42%,接近人民幣每日浮幅0.5%上限。
人民幣3個月至1年期不交收遠期合約,亦各升近百點子,6個月期收6.71,反映至年底時,估算人民幣升值約1.5%。
因市場已消化人行的信息,並部署人民幣開市後可能爬升,故港滙早段已轉強於7.7680至7.77水平徘徊,全日最高見7.7675,升100點子,惟傍晚回軟至7.7740位置。滙商指,昨港滙每宗交易平均約1至2億美元,較平常增大,整體成交規模,估計較平日增多1倍。
受人民幣重啟滙改刺激,港股昨連續第9日上升,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表示,昨日港滙轉強,部份買盤與股市相關的資金流入有關,另外由於港元拆息早前收緊,令原來持有美元長倉的「食息盤」冚倉,亦驅使港滙趨升。
另一大行財資交易員說,金融海嘯後人民幣續滯留6.82至6.8350區間,先前多次傳出國際間討論人民幣升值,惟最終滙率未見異動,故市場繼續沽售被視作人民幣「替代品」的港滙,但昨則匆忙冚盤。

亞洲資產價格受帶動上升

作為區內貨幣龍頭,人民幣增強彈性,驅動亞洲資產價格上升,交通銀行(3328)香港分行分析員陳梓豐稱,因應經濟強勁及息率向上,相信亞洲貨幣在人民幣滙率拉動下,會進入緩慢升值勢頭,其中尤以新加坡元及南韓圜升幅最顯著。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知悉人行表明會推進人民幣滙率機制更具彈性,該局認為人民幣滙率變化,不會影響本港聯滙機制,並指現行制度行之有效,政府決心維持聯滙。

各央行對人民幣滙改回應

菲律賓央行行長 泰譚柯(AmandoTetangco)
「人行決定對亞洲區內貿易而言是好消息,鼓勵資金流入區內」

南韓央行行長 金仲秀(KimChoongSoo)
「人民幣升值,韓圜跟隨升值會對本國構成風險」

泰國財政部長 功.扎迪瓦尼(KornChatikavanij)
「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將有助促進泰國出口,加強本國對中國的競爭力」

日本財務大臣 野田佳彥(YoshihikoNoda)
「此舉能令全球經濟穩定及均衡增長」

亞洲部份貨幣昨表現*

韓圜 +2.61%
澳元 +1.17%
印度盧比 +1.10%
坡元 +0.80%
印尼盾 +0.91%
泰銖 +0.33%

*亞洲交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