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捕鯨禁令下,日本祭起「科研」旗號捕鯨,捕鯨船上也多寫上「研究(research)」字樣,以標示自己是從事「科學捕鯨」的船隻。對於鯨肉公開販售,日本則辯稱不該浪費鯨魚肉,而且販賣所得也是只用作研究經費。
濫捕鯨卻說是科研,無異於掛羊頭賣狗肉。儘管有民調顯示僅2%日本人經常性食用鯨肉,但高達65%聲援繼續捕鯨,反對的只有9%,箇中反映日本人對12世紀以來就有捕鯨傳統習以為常,不以為錯。日本捕鯨文化還早滲透進民謠、舞蹈和傳統工藝中,日本人鯨肉料理也有一手,炸、烤、涮、造魚生、鯨魚扒、鯨魚火鍋、鯨肉漢堡,想得出的食法都有,可做「鯨魚滿漢全席」。若保不住文化傳統,顏面何存。
面子和文化以外,是政治現實。日本已形成頗具規模的捕鯨產業和市場,僅太平洋地區就有捕鯨船1000艘,工人10萬,對民主黨來說農民和漁民是大票倉。而且日本人在戰時倚賴鯨魚肉飽肚,在島國危機感下,更難放棄海洋資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