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BP漏油啟示 油價仍看俏 - 李大同

環球透視:BP漏油啟示 油價仍看俏 - 李大同

英國石油(BP)在墨西哥灣的漏油危機,至今還沒有完全解決,但為何油價在事發至今不升反跌,由5月初時每桶86美元的高位,在上月中急挫近20%至68美元,上周五才重上77美元水平。
事實上,油價近期下挫主要是因投資者擔心經濟可能進入雙底衰退,遏抑石油需求,加上BP發生漏油的鑽油台,只佔海灣產量的小部份,並未令油價有即時反應,但由於美國將加強監管離岸採油,影響將在未來數年內浮現。
油價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5月初油價升逾80美元後,大幅增加產量並超越本身的限額,油組上月每日產量比限額多約200萬桶,令5月總產量升至17個月來的高位。
有分析指,對於油組而言,油價的下限約為每桶65美元。只要油價在此水平之上,油組都會提高產量。然而,油組此舉將令石油供應增加,對油價造成短期壓力。

油企採油 利潤須比成本高

至於長期的油價走勢,也要看看最大石油消耗國──美國,其政府在BP漏油事件造成生態災難後,能源政策有甚麼改變,但現時的確難以估計。不過,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奧巴馬暫停向油商發出離岸深海採油牌照,對今年內的油價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能源顧問機構WoodMackenzie最新的報告指出,暫停發出牌照及加強規管業界,將令明年海灣的石油產量每日只減少8萬桶。但在往後數年將有深遠影響,到2015年,新措施將令每日產量減少35萬桶。
該機構又指,今次漏油危機將令海灣採油成本大增,根據EurasiaGroup指出,現時墨西哥海灣的新採油計劃,每桶生產成本至少要60美元。
油公司要投資海灣的深海採油計劃,利潤必須要比成本價高,意味油價在往後新計劃開始後,勢必上升。

大油商成贏家 中小油商輸

不過,CaseyResearch能源研究部投資總監卡圖沙(MarinKatusa)指出,今次BP漏油事件已改變整個產業的生態,贏家將是包括BP在內的大型石油公司,而輸家則是中小型的採油商,當然,條件是BP能熬得過這一關。
BP上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協議,要成立一個200億美元的清理油污基金,除了清理油污外,BP亦要面對一波波的訴訟潮,有消息指,公司正為事件想辦法籌集500億美元,首100億美元是透過本周在市場發債,但評級被調低後,發債成本勢必增加;另外200億美元會向銀行貸款,餘下的200億美元將靠未來兩年出售資產集資。
他表示,事發後,美國政府一定會收緊離岸深海採油條例,加上保險費大幅增加,令採油成本劇增,變相提高離岸深海採油的門檻,BP是次漏油或將變成一個難得的投資機會。
(漏油危機二之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