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有黑眼圈,大概是因為晚晚睇世界盃所致,但如果你發現小朋友日日掛上一對熊貓眼,又非夜瞓引致,那可能是小小的他身體出了些狀況,應即時請教醫生!
記者:謝翠玲
攝影:楊錦文
Models:Joey&Haylia
健脾補肝腎
從中醫角度,先天肝氣腎氣不足,加上脾虛,氣血不好又疏通不好的小朋友,便會有黑眼圈。註冊中醫師錢楊佩娟表示:「有黑眼圈的小朋友通常都是面青青又偏瘦,而且很多時都有皮膚或鼻敏感問題是過敏體質,有部份就算已有幾歲仍然胎熱未清,有大便秘結問題,所以要清熱和健脾為主來改善身體。」要改善整體狀況,錢醫師建議要改善夜睡習慣,多運動,多進食健脾食品也有助益。
護眼操通氣血
而黃偉傑醫師教導家長平日不妨替小孩作護眼操,替眼部位置推拿按摩,每個位置只須做十下便可,有助眼周氣血循環,除了改善黑眼圈,亦有控制近視的功效。
護眼操主要圍住眼周的骨位來進行,不過黃醫師提醒家長按眼前記得要保持衞生,先剪指甲和洗手,而且記得要輕力,才不會弄痛小孩。
華佗夾脊改善敏感體質
要改善黑眼圈,治本是改善敏感體質,黃醫師建議家長不妨每天花少許時間為小朋友進行華佗夾脊,方法簡單而且時間不長,但每日進行,不出數月便見成效。
耳貼通穴位
耳朵為百穴之中,全耳可對應身體各部份,以耳貼來刺激肝、腎和脾的相應穴位,用於調理脾、肝、腎都有良好效果,對改善黑眼圈有幫助,只要貼一邊,早午晚按壓至發熱便可。
睡眠不佳影響專注
兒科醫生張傑表示,香港兒童的黑眼圈以後天形成較多。而黑眼圈有分血管型和色素型。血管型的黑眼圈成因是睡眠質素不佳和鼻敏感。睡眠質素不佳,原因可能是小朋友晚晚夜睡;如果小朋友已很早睡卻睡不好,便有可能是其他成因如有鼻敏感而令他不舒服了。別小看睡眠質素不佳,因為這會影響小朋友的學習之外,也會影響胃口和生長。至於鼻敏感則令到血液循環不佳,形成黑眼圈,要改善黑眼圈其中一個方法便是要醫治鼻敏感,就算沒完全根治也至少可讓小孩正常入睡,減少因精神不足而影響學習,亦可減輕黑眼圈,讓小孩重拾自信,不會給同學仔取笑像熊貓。
色素型黑眼圈
至於色素型黑眼圈,這類小朋友多為敏感型體質,眼皮膚經常感乾燥不適,便會不自覺捽眼,長期下去便會形成色素沉澱。如果家長看到小朋友捽眼時,便不要單單以為這是壞習慣,而應該了解是何種情況,及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