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該項研究又與上海合作,比較港滬初中生的家庭管教及親子關係質素,發現香港「樣樣衰過上海」。石丹理說,香港青少年已經不是上海對手,研究顯示本港青少年問題不斷惡化,一定會影響港人的質素,最終也削弱本港的競爭力,「我訪問華東師範,個個學生都問好多問題,人人肯捱義氣幫手做嘢,香港嘅大學生就好少」。
心理健康也較弱
上海社會科學院與石丹理合作的研究顯示,相對於上海的父母,香港父母對子女的認識、期望、賞罰、要求均較弱,但對子女的心理控制則較強,親子關係較差,以致香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較弱,也較少在放學後回家。相反,上海青少年心理健康勝過香港,例如43.5%香港青少年表示,有時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上海只有33.8%;66.9%香港青少年認為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得和很多其他人一樣好,上海則有74.1%。
他說,有次清華大學在暑假訪問中大,參觀圖書館時看見十分冷清,內地學者表示他們暑假的圖書館也擠滿人。石丹理的研究生中,內地生多寫筆記少影印,但港生動輒影印,「用錢解決就得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