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中途出家:牽掣大犬 - 陳雲

陳雲:中途出家:牽掣大犬 - 陳雲

《增廣賢文》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不論中外,尊重傳統的文人,讀書用心體會古人用意,精警之處,字斟句酌,務必學問到手,自己寫文章遇到疑難,也會反覆推敲,引經據典。
「禮失求諸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學的英文系上作文課,造句謀篇,都用《牛津大辭典》追溯詞源,參考歷代作家範文,並用詞彙庫(例如《羅傑詞林》Roger'sThesaurus),觸類旁通,選出合適詞彙。現在有了網上英文詞典,參考詞源和近義詞更方便了。十幾年前,在德國訂閱英文《時代》雜誌,彼時網絡新聞仍未面世,報紙雜誌仍是當道。有一期的編輯感言,說某些精緻的雜誌文章要經過三十幾度文字校閱方才面世,令我驚覺西人文事之精。英文文章之典雅多姿,是人家付出努力維繫傳統而來的,相反,很多中國人卻自貶身價,以為寫國文,就不必查詞典了。
不論寫作還是翻譯,也要借助辭書以核證詞義、更新語彙或發明新義。目前很多原有的中文古雅詞彙丟失,代之以洋化的機械語。新造的詞彙,也不符合中文的構詞法則,弄得不倫不類。偏偏造詞的是政府當局,新詞要社會依循。現代政府掌握的法制權威和傳播力量,大於王朝,王朝中國的文化不會流失,被現代的文盲政府統治,反而文化淪亡。
以前約略談過,漁農及自然護理署在郊野公園公告「牽引你的大型狗隻」(Leashyourlargedog)一詞的漢譯。告示附帶圖解,告誡犬主不得縱放大犬。用中文講,應是「大犬須由主人牽引而行」,簡說「大犬須牽掣而行」或「牽掣大犬」。「牽引大型狗隻」,讀來猶如牽引大型機器,是僵化的官僚中文。略查中文詞典,便可瀏覽到拘牽、牽絆、牽引、牽制、牽掣等近義詞。牽掣是牽纏受制,行動不能自由之意,如《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云:「或沒命戰場,寃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亦作「牽制」。英文leash的動詞詞義,是用狗帶栓住,引申為控制、制止、規限之意。
再查執行之法例,第一百六十七章「貓狗條例」的條文,規定「有三個類別之狗隻需要作配戴口罩,或者狗帶牽引規管」。法例「牽引規管」之意,恰好就是中文原有的詞彙「牽掣」之意。稍有保育國語之心,都會在中文詞典找到牽掣或牽制一詞。兩者也不是甚麼生僻之詞,政府活用,此詞便重新流行。只有怠惰的譯員,才會單靠英漢詞典做翻譯的,更何況大陸出版的外文詞典,漢譯文句累贅洋化,不忍卒讀。官員不學無術,怠惰成風,公共語文之淪落,政府責無旁貸焉。由民主政治到公共語文,要牽掣的,又豈止是大犬?
文: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