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保單 滙豐回報最高 ING年期短夠靈活

人民幣保單 滙豐回報最高 ING年期短夠靈活

今年初,市場上僅兩家機構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保單,並且以試點形式推出。現時人民幣保單則如雨後春筍,以年回報比較,滙豐平均有1.6%最高,但要10年才可取回,ING年回報1.5%稍遜,但保單期僅3年,即3年後可取回本利,相對較靈活。
記者:黃碧珊

滙豐、中銀人壽、富邦、香港人壽、AIA及ING均提供以人民幣報價的保單,除壽險,亦兼具儲蓄成份,保費分一筆過繳付或按指定年期繳付。保單年期由3至10年,到期才可取回本利,富邦及ING年期最短,僅3年,滙豐則長達10年。入場門檻方面,最低投保額由3萬至20萬元(人民幣.下同),中銀人壽要求最低,僅需3萬元,富邦則需20萬元(表1)。

中銀人壽3萬入場要求最低

雖然保費及保障額以人民幣計算,但繳交保費及利益結算則以港幣支付。假設投保全期共付20萬元,滙豐分3年供款,每年保費約6.67萬元,若第2及第3個年度繳付保費時,人民幣兌港元升值,由於保費以港元計算,所繳保費會比投保時增加,一筆過繳付則較有預算。若供款期內,人民幣兌港元貶值,分期供款支出則較少。
除ING外,各保單均以當時滙率計算保費或應得利益,ING雖分兩年供款,但首年鎖定供款兌換率現為每人民幣兌1.1506港元,全期保費不變。期滿所得利益則以2013年6月1日滙率計算,身故賠償或退保利益,則按繳交保費時鎖定的滙率計算。

滙豐有紅利須鎖定10年

綜合各機構的壽險保障,AIA最高身故賠償為101%戶口價值,或戶口價值加7萬元,以較低者為準;其餘計劃可得所繳保費或保證現金價值的指定百分比,以較高者為準,加上紅利。除中銀人壽及滙豐設有紅利,其他計劃均不設紅利,如香港人壽保單期內最高身故賠償,首兩年為投保金額,其後為投保金額102%或保證現金價值的較高者。
至於儲蓄成份,以全期共付20萬元保費,假設期內人民幣兌港元滙率不變,當保單期滿,滙豐可獲23.1萬元最高。各計劃供款及保單年期不同,比較平均年回報最實際,雖然滙豐保證金額最多,但要鎖定10年,年回報1.6%。其次為ING,保單年期僅3年,期滿得20.8萬元,年回報1.5%,回報高兼有彈性(表2)。

博升值 注意滙率風險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圖)認為,市場上提供的人民幣儲蓄保單,回報僅逾1厘,吸引力不及一般回報4至5厘的美元或港元儲蓄保單,故買人民幣保單,「博升值」意味較重。雖然市場預期人民幣有升值潛力,但林昶恆提醒有滙率風險,人民幣走勢未必如市場估計樂觀,若期滿時人民幣滙價與現時相若,甚至貶值,有機會不能保本。

回報遜美元港元儲蓄保

此外,如要提前結束保單,很大機會可提取的金額較所繳保費低。因此,林昶恆認為若着重保障,應選擇以生活地區的貨幣為基準的保單,減少滙兌風險。至於追求回報,看好人民幣的可選存款,不但運作簡單,而且靈活,另可選回報較高的人民幣債券,或投機性較重的中國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