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失資料 醫管局補鑊

屢失資料 醫管局補鑊

【本報訊】病人化驗報告被當成垃圾棄置、醫生遺失載有病人資料的USB手指……,公立醫院多次遺失病人資料,醫管局雖已計劃推出補鑊措施,包括替USB加密及嚴懲疏忽員工,但昨再爆出硬碟被竊,有議員認為,根本問題是員工對保護病人私隱意識不足。
衞生署08年爆出遺失載有病人資料的USB手指以來,多次發生同類事件。

斥二千萬購加密手指

為提升病人的私隱,醫管局已擬定推出相應措施,亡羊補牢,包括斥資二千多萬元購買1.5萬隻、具加密功能的USB手指,供需要處理病人資料的員工使用。
醫管局曾聯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共斥資17萬元舉辦講座,讓5萬名醫管局員工自願參與,重新培訓如何保障病人個人資料,避免再遺失病人資料。

保障資料欠整體統籌

醫管局推出上述補鑊措施後,又出現病人資料被竊的事件,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認為,歸根究柢是醫院員工對保障病人私隱安全的意識不足,讓有心偷取病人資料的人有機可乘。
事實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就醫管局遺失病人USB手指進行的調查已指出,局方對保障病人資料欠缺整體統籌,亦有人為錯失;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當時回應指,有信心當時計起一年內可改進資料系統保安,豈料明愛醫院昨又公佈發生病人資料被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