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任何一個人,如果住在村屋,地下花園種了一棵大樹,樹枝伸展在圍牆外,某日,樹枝折斷,壓死在屋外經過的行人,屋主只是聳聳肩說,「在香港,打風下雨斷樹死人的事總會發生的。」當事人家屬會有甚麼反應,旁觀者又會有甚麼感覺?
現在,斷樹的主人不是村屋屋主,而是香港政府,一眾納稅人用高薪養着的高官卻荒不迭地推卸責任,康文署署長強調目測是國際認可的方法,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更涼薄地指出,「打風落雨,冧吓樹」在香港是會發生的,有把人為疏忽推說為意外與不幸之嫌。
前年,赤柱冧樹意外殺死了女大學生,這次的同類意外,令兩個年幼女孩失去父親。兩個家庭遭受毀滅性打擊,喪親之痛將伴隨他們一生。可是,誰敢說不會再有下一個受害者,下一個受害家庭?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棵樹有潛在危險,我們不知道每棵樹是否得到了妥善保養,我們不知道每隔多長時間樹木得以目測檢查一次,每一次目測的時間又有多久。我們真正不知道的是,在一群高薪官員心目中,普羅民眾的生命何價。當官僚失職、疏忽被視作意外與不幸,七百萬人,也許隨時都該作好以身殉樹的準備。
因塌樹死亡的蔡傑強先生,死後捐出器官遺愛六人,與一眾高薪港官的涼薄恰成對比,後者應感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