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基因豬身上「洗牌」港大發現率先全球 豬流感爆新病毒

三種基因豬身上「洗牌」
港大發現率先全球 豬流感爆新病毒

【本報訊】豬流感個案數量大幅回落之際,流感病毒威脅仍未解除。香港大學專家在豬隻身上發現一種混合三種基因的全新豬流感病毒,豬隻可成為病毒基因的「混合容器」,令豬流感(H1N1)隨時與禽流感病毒(H5N1)基因重組,出現可人傳人的致命病毒;但專家強調,市民仍可安心食用豬肉。 記者:陳凱迎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先後四次於豬隻樣本中驗出豬隻身上的病毒基因出現洗牌效應。今年1月,一個豬隻樣本被發現帶有基因重組的全新病毒,病毒基因包含三種流感病毒基因,包括混合了人、鳥、豬流感基因的北美「三重重組型」豬流感病毒、歐亞禽流感樣豬病毒,以及在人類身上出現的豬流感病毒,令港大成為全球率先發現這種全新豬流感病毒的機構。

可能與禽流感洗牌

該學系教授管軼表示,豬隻是豬、禽鳥及人類流感病毒的「混合容器」,病毒有機會進行基因洗牌;但研究人員發現,豬隻感染全新病毒後無明顯病徵,反映毒性溫和。港大是全球首先發現上述基因重組病毒,有關研究已於權威醫學期刊《科學》發表。
然而,管軼亦承認,現時難以預測豬流感病毒於豬隻身上,會否出現難以預測的基因重組,倘與毒性強的H5N1或H9N2禽流感洗牌,不排除會變成可人傳人的致命病毒。管又指,研究人員在豬隻身上共發現八種豬流感病毒,去年大流行的只是其中一種,「其餘未流行的豬病毒,對人類影響仍不知道,反映我們對豬流感認識有限,這是危險的」。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回應指,流感病毒確有機會基因洗牌,但在今年2月後,港大再無在豬隻身上發現基因洗牌,或豬隻感染豬流感的情況,當局會繼續密切監測。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倘豬流感病毒洗牌後出現能人傳人的新病毒,有機會再次觸發另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

當局稱安心吃豬肉

儘管豬隻身上病毒變種,但食用豬肉並沒危險。管軼強調,未有證據顯示吃豬肉有感染豬流感風險,「病毒對溫度敏感,高溫煮過便安全」。梁卓偉亦表示,市民可安心食用豬肉。
他又建議,各國應參考本港定期在豬隻身上抽取樣本化驗,監測豬隻流感病毒的演變及基因重組情況,盡早預防如去年般的流感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