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館:京城牛人陳曼

潮館:京城牛人陳曼

80後的威力不只是聲嘶力竭地上街示威,心眼並用的中國「最牛」(意指厲害)攝影師陳曼,以相機和電腦開創出一套獨特的影像語言,無論她的照片是沉默抑或衷情待訴,都震盪了中外潮界。北京出生的陳曼,點出啟蒙她創作的盡是京城新與舊共融,老百姓、天安門、胡同、故宮……統統令她思潮起波瀾。 撰文:梁錦貞

追潮流要講速度,所以如果你/妳還不知道陳曼(ChenMan)是誰,那你/妳即是慢了。現時北京最「牛」的攝影師陳曼,身份證明文件寫着她是「Man」,真人卻是一副文藝青年模樣的女子,生於80後,現年30歲的陳曼如今懷孕兩個月,但是案頭上的工作沒有停,大腦更然。

陳曼的攝影哲學是不須每部份都完美,感覺到愛已很好。

氣質女星張靜初在陳曼的鏡頭下,另有一番潮味。

作品進駐倫敦博物館

雙親俱是知青的陳曼,首先涉獵的藝術是畫畫,結果繪畫、建築設計及平面設計成了她開創自己那一片天的起點。03年她開始為《Vision》拍照,自此相機與電腦注定與她連體,她的風格在外國人眼中未必最「新」,但在中國人眼中卻爆發力強勁。
陳曼擅長而且喜歡為照片加上大量後期電腦效果,每張作品都是時尚、摩登、震撼力極強的,有人指她只懂「執相」,但擅長組織一張照片,相中人無論表情、肢體動作統統在她指揮之下,怎能不贈她「國際性」三粒大字?就連倫敦VictoriaandAlbertMuseum也得展出其大作。
手中隨時可拿着相機,但如何決定要按下快門的「themoment」?陳曼說:「一張照片於我來說是有感情的構圖、畫面,時間或許很短,我就是要捉着那最佳的狀態,包括眼神、神色、頭髮……還有其他細節。」
照片的構圖是否需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而且表情及感情均掌握得到才算完美?陳曼說:「不需要這麼多元素,有其中一樣已經足夠,一樣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譬如說一張家庭照片,總有一些家庭成員不能配合,但這張照片有的是愛,有愛就是一張好照片。」
作為一個當代中國攝影師,這片黃土大地對陳曼來說有何意義?她說:「中國的有趣,是她較任何一片土地都有最多的變化,尤其是現在是把夢想變為現實的一個時代,中國與世界的生活大致差不多一樣,但中國有的是最特別的色彩,有五星級酒店,但也有胡同、紅牆、故宮,所以中國的照片總是最特別的,中國的一切都幾乎是我創作上的啟蒙,每天這麼多人在天安門拍照,人人都可以拍得很有特色。
「還有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最有創意,他們會模仿人民幣的動作,這些構圖不獨有趣,還可以有很深遠的影響。現在是網絡的世代,全世界都像在互動連結,中國每一秒都有新事發生,不消一陣子就可以傳千里了,也因此帶給喜歡模仿的人一條捷徑,因此我更加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創造自我的一種語言,不要去抄襲別人。」

模特兒身穿highfashion手執鎚仔,刻意營造有趣強烈對比。

「為了創作,為了出色」

第一次「拍片」是一個怎樣的經驗?陳曼說:「在大學時就得到一個機會替《Vision》拍封面,拍多久就緊張了多久,結果需要重拍一次。」近日陳曼為Joyce拍攝了一輯ChanelParis///Shanghai///TheOdyssey系列照片,問她從中得到哪一種快樂時,她說:「最快樂是做這事不只為利益,而是為了創作,為了出色,為了開心,這是最重要的,我也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這一切一切。」

人物誌:80後衝擊視覺

陳曼,北京出生的80後,兒時被父母送到少年宮學畫,05年取得中央美術學院攝影及媒體研究學士學位,名造型師李東田可說是其伯樂。陳曼03年開始替無數中外時尚潮流雜誌包括《VOGUE》、《Vision》及《ELLE》等拍照,嶄露頭角,作品風格向以融合大膽影像及加入大量後期電腦合成效果見稱,她那些組合成一幅幅極度impact的照片,被譽為BeijingModernism。

運用電腦「執相」,是陳曼牛氣崛起的其中一個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