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舊居爆發爭奪戰!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活化做創意中心昨截止申請,四個團體提交建議書,事先張揚的信和集團有份申請,並請來影星張曼玉男友、德國建築大師OleScheeren設計項目。一班本地創意及演藝界人士不想古蹟落入發展商手中,由文化人胡恩威牽頭,聯同藝人吳彥祖、張艾嘉與「麥兜」創作人麥家碧提出申請,硬撼發展商。
記者:黃偉駿
四個團體均是在昨午截止前最後一刻才提交建議書,由陳智思擔任主席的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將於下月底進行首輪評選,然後於九月底進行次輪評選並公佈中標團體。
信和集團聘名師設計
有份申請的四個團體之中,以信和集團旗下的非牟利機構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及文化人胡恩威與黃英琦的香港當代文化中心最為矚目。由於政府規定申請團體必須是非牟利組織,近年銳意進軍保育市場的信和集團,便由集團執行董事「太子爺」黃永光親自掛帥,以早前已投得舊大澳警署活化經營權的非牟利機構「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的名義提交建議書。
黃永光早已公開表態有興趣申請,並透露邀請了影星張曼玉男友、德國建築大師OleScheeren負責項目設計,顯示志在必得。Scheeren蜚聲國際,正是曾發生大火的北京央視大樓設計者。
向信和提出挑戰的,是文化人胡恩威與黃英琦領導的香港當代文化中心。胡恩威昨日受訪時證實,已向政府提交建議書,並透露其團隊陣容龐大,包括影星吳彥祖、張艾嘉、「住好啲」創辦人楊志超、卡通人物「麥兜」創作者麥家碧、著名本地設計師陳幼堅、靳埭強及劉小康共30多個本地創作的品牌或代表人物。
演藝界有信心贏對手
胡恩威表示今次不是商業項目,大財團不會有優惠,有信心其團隊最終獲批經營權。他稱所有加入的人士已承諾會投資一定金額翻新日後經營的舖位,「有啲已經答應咗投資百萬元,自負盈虧唔會有問題。」他又保證會令整座建築物融入社區。
另兩個申請團體,包括由《經濟日報》創辦人馮紹波創辦的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夥拍理工大學、香港設計中心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組成,基金昨日發表聲明,表示已有周詳計劃將警察宿舍打造成亞洲滙集創意人才及建立本地品牌的平台。
四個入標的非牟利團體簡介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
簡介:發展商信和置業旗下,由太子爺,執行董事黃永光親自掛帥,請來影星張曼玉男友德國著名建築師OleScheeren負責項目設計
香港當代文化中心
簡介:由文化人胡恩威、黃英琦牽頭,夥拍影星張艾嘉、吳彥祖、麥兜創作者麥家碧、住好啲創辦人楊志超、設計師靳埭強、陳幼堅及劉小康等
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
簡介:由經濟日報創辦人牽頭,合作組織包括香港設計中心、理工大學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神秘財團
簡介:盛傳最後一個入標,是具南亞背景的財團
資料來源:綜合上述機構及文化界消息
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簡介
歷史:60年,07年在地底發掘出前中央書院遺址後,隨即剔出勾地表,今年4月招標做創意中心
建築規模:兩座各七層高主樓,總樓面面積超過16萬平方呎,有196個單位
招標條件:簽約10年,政府出資翻新,中標團體須自負盈虧,盈餘要跟政府五五分賬
創意中心:除要有藝術展廊及低廉租金出租予藝團使用外,並要展覽前中央書院遺址及國父孫中山事迹
啟用日期:2013年底完工,2014年底啟用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政府套用設計師構思
【本報訊】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由保留不拆到定位為創意中心,是多個民間團體努力爭取的成果。不過,有份建議將警察宿舍打造成創意中心的團體質疑,政府套用了他們部份構思後,引入大量商業元素,擔心最終淪為名牌商場,並非扶助創意工作者。
「創意專業協會」與「有機建築」由逾百名設計師與建築師組成,一直關注警察宿舍的發展,並於08年主動向政府提交計劃書,建議將警察宿舍打造成創意中心,讓本地創作的品牌有一個展示平台。不過,有機建築成員鄧耀倫表示,計劃書提交後便石沉大海,「政府一直冇聯絡過我哋,冇話採納咗我哋乜嘢意見。」不久政府便宣佈要將警察宿舍發展做創意中心,並於今年4月招標。
招標門檻定得太高
鄧耀倫稱,政府的招標建議很多構思都來自他們的計劃書,包括增建行人天橋連接宿舍兩座主樓,「我哋當初提出行人天橋,係因為想配合番附近好多街道,我哋建議起三條,政府話起一條。」
逾百創意作品今展出
【本報訊】甚麼是標誌性創意中心?是名牌商場?還是高級餐廳與展館?一班本地創意工作者以「一格一作品」形式,今日起在中環藝穗會展出近百名本地設計師與建築師的作品,呼籲政府應將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盡量用作展示本地品牌的平台,不應有旅舍與餐廳等商業元素。
香港創意專業協會與有機建築合辦「香港有格─中環創意宿舍」展覽,今日起至本月29日在中環藝穗會免費展出。兩個巨型「格仔櫃」,擺放近百位本地設計師與建築師的心血結晶,也代表了一個個默默耕耘的本地品牌。前警察宿舍有近200個單位,有份策劃展覽的建築師陳啟聰認為,日後應該是本地設計師與建築師的展覽平台,而不是將部份撥作旅舍、商舖或餐廳來牟利。
本港沒有發展空間
另一策劃者設計師盧智恒表示,很多本地設計師都很有才華,但過往只能替一些大品牌打工,沒有空間發展自家品牌,「就算自己開舖,要面對好貴租金,業主隨時好狠咁加一倍租;同百貨公司合作,分佣可以係佢七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