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中環」「西環」暗中角力 - 張華

探針:「中環」「西環」暗中角力 - 張華

「中環」,即曾蔭權及其特區政府,與「西環」,即中央駐港代表的中聯辦,已是管治香港的兩套班子。但近期政改及處理「六四」紀念活動,暴露了這兩個權力中心爭權的情況。
中共控制特區的手法,非常間接及隱蔽。北京的港澳事務最高領導機構是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其政策由國務院港澳辦及中聯辦具體執行,前者對口單位是特首辦,傳遞及解釋中央政策;後者的「中聯辦」領導本地左派組織,協助特區政府執政。
不過,特區的政制畸形,各種社會矛盾無法在此調和解決,並日趨尖銳。這是北京當年為方便控制香港而刻意設計,其中一個缺陷就是,政府在立法會並無議席,要獲得議員支持去維持有效管治,其一,政府必須在政策上向商界及其他功能組別傾斜,透過輸送利益去換取商界議員支持;因此,傳統商界是政府盟友。其二,透過中聯辦,向左派及隱形左派議員施壓。
但過去十多年,傳統商界的功能組別議席,逐漸流往隱形左派(自由黨萎縮的主因)。換言之,特區政府在立法會的影響下降,反之,「西環」的議席增加。更甚者,因其雄厚財力和強大組織力,令左派近年在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成績斐然。而透過多年的聯誼、滲透等,中聯辦掌握的社會團體不斷增加。政治資本日漸雄厚後,益令「西環」要在治港方面,有更大作為,據此向中央邀功,並證明其存在價值。對「西環」來說,與「中環」共管香港的最佳形式,莫過於特區政府專注日常行政,政治事務則交給「西環」處理。事實上,「西環」近年加大插手香港事務的力度,且不像以前猶抱琵琶,今次香港政改,中聯辦就比五年前更肆無忌憚,無懼被抨擊干涉香港事務或破壞「一國兩制」了。
事實上,曾蔭權在政制問題的話語權,已急劇萎縮,從他上台時聲言就政改「玩鋪勁」,之後不斷自我閹割,現時劃地為牢,只顧二○一二年的選舉安排,就可見一斑。不過,除非北京的強制命令,否則曾蔭權不會輕易放棄管治權力,更何況政治與行政密不可分。因此,「中環」與「西環」爭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西環」控制的立法會隱形左派,經常炮轟政府,甚至提出令政府難堪的議案,又豈是洗底或爭取民意那麼簡單?至於特區政府阻撓「六四」悼念活動,坊間稱此乃「西環」命令,特區政府拘捕支聯會成員、沒收民主女神像,然後高調放人及釋放神像,是否要暗示,「西環」的拉人決定是何等愚蠢呢?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