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撥款10億元成立的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慘遭滑鐵盧,一名通過審核的新加坡優才生,獲新加坡政府以更優厚條件說服留下,即使取錄他的浸會大學加碼也無法再打動他。當局指這屬個別事件,未有計劃增加條件。
首屆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有2,999人申請,結果於今年3月公佈,共有115人接受獎學金,當中三分二來自內地,本港只有10人,來自新加坡僅1人,其他來自歐美和東南亞等地;另有33名最終推掉獎學金。
每名獲頒獎學金的研究生,每月將獲20,000元津貼,及每年港幣10,000元會議及研究活動交通津貼,為期三年。
浸大協理副校長湯濤昨透露,物理系原已取錄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一名優才生,但新加坡方面知悉後,向他提出更優厚條件,成功將他留住,他不願透露新加坡提出的條件。浸大曾兩度致電游說,加碼讓他居於校內和每年多10,000元交通津貼,都無補於事。
教局指某些條件難做到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美嫦指這是個別事件,但承認某些條件港府無法做到,「新加坡規定攞獎學金要留喺度工作三年,(新加坡政府)一定可以提供份工畀佢哋做」。
理工大學副校長汪國成指出,外地優才生來港與否不一定向錢看,「佢哋會着重邊個係指導老師,如果係諾貝爾獎得主,唔畀錢都會嚟」。
另外,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上月中到馬來西亞和印尼宣傳本港大學教育,下月將到日本和南韓推廣,多名大學校長屆時將隨行。目前八間大專院校的非本地生比率為13%,九成是內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