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社區無銀行無櫃員機政黨促銀行善用社區設施 方便長者及殘障

七社區無銀行無櫃員機
政黨促銀行善用社區設施 方便長者及殘障

【本報訊】銀行櫃枱及櫃員機服務是都市人生活必需品,一項調查發現,本港有七個社區存在「無銀行櫃枱、亦無櫃員機」的「兩無」情況,市民往往要步行或乘車到別處辦理提款等日常事務,造成嚴重不便,當中最多投訴來自屯門及北區,但銅鑼灣、黃大仙及沙田等社區地段亦存在同類問題。有政黨建議,銀行考慮善用社區設施如郵政局擴展網絡,方便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
記者:林曼穎 蔡建豪

在減省成本的考慮下,銀行近年不斷削減分行櫃枱服務。滙豐銀行將於明日結束長沙灣元州街分行,遷址至深水埗西九龍中心。民協今日將於元州街分行外發起一項心願樹行動,將貼滿數百名居民及長者簽名的心願樹,送交滙豐,表達在長沙灣區重置分行,以及增設自助銀行服務的訴求。

三年158投訴 多屯門北區

此外,民建聯指在過去三年間,合共收到158宗居民投訴,不滿銀行分行數目不足、構成不便。投訴個案中,以屯門及北區最多,分別有50宗及30宗,其他投訴達10宗或以上的區域包括大埔、九龍城、元朗、葵青及離島。該政黨上月初巡視全港主要私人及公共屋苑,發現在鄉郊地方以外,市區個別地點的銀行服務也有欠完善。
巡查結果顯示,有七個社區存在「無銀行櫃枱、亦無櫃員機」的「兩無」情況,如銅鑼灣大坑一帶的居民,最少要步行15至20分鐘至天后港鐵站一帶,才能獲到銀行服務。

大坑居民 最少要行15分鐘

至於青衣私人屋苑藍澄灣的居民,需步行或乘搭小巴至青衣城辦理銀行服務。最不便是南丫島索罟灣的居民,乘船到市區是獲得銀行服務的最快捷途徑。
另外,調查發現,不設銀行櫃台服務的地點多達15個,銀行遷址後往往只保留櫃員機。有九個地點的櫃員機只單一設有銀通,或是滙豐及恒生的ETC系統,對於未有使用相關系統的居民來說,情況與「兩無」沒有分別。民建聯促請政府,敦促銀行考慮市民的實際生活需要,特別是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盡量利用郵政局等設施,擴大提供櫃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