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荔枝不易移植又或是賣不到好價錢,這些年來很多原本季節限定的水果如西瓜已變成全年供應,從夏天大暑到冬天大寒都可以吃到,倒是荔枝仍只在五、六月蟬叫得最吵鬧時才在市面看到,其餘時間都吃不着。
不算是荔枝的超級fans,嫌它有時甜的太厲害,真是「甜到漏」,有點吃不消。但是把剝了殼的桂味或糯米糍(荔枝的其中兩個品種)放進冰箱,間中拿一粒來吃,那份清甜卻又不是其他水果及得上的,即使不是「妃子」或美人吃了也會笑的。
不過,最過癮還是小時候跟老媽回東莞吃荔枝。那個年頭東莞還是農村、魚塘,沒有甚麼工廠,沒有甚麼柏油馬路,要四處逛的話還得騎單車或坐單車尾。老媽的鄉親十分熱情,每次我們回去,從踏出樟木頭車站(當時還是個廣深鐵路的中途站,沒有甚麼花園)開始,他們就把我們當成貴賓,殷勤的打點一切,張羅各種可以找得到的鄉土美食如鬆糕、茶果……當然還有荔枝。一踏進他們的家,枱上已鋪了各種挑選過的荔枝,都是肉厚核小的糯米糍或桂味,讓老媽吃個不亦樂乎。
我等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從沒有見過真的荔枝樹,也沒有看過荔枝纍纍掛在樹上的景象,便央求鄉親帶我們到荔枝園開開眼界,吃吃新鮮從樹上摘下來的荔枝。騎單車跟着親戚在泥路、田邊左拐右拐,終於到了其中一個大的荔枝園,看到掛滿果實的荔枝樹;急不及待從樹上抓了幾顆,剝了就吃。誰知味道酸酸澀澀的,遠比不上先前在親戚家裏吃的那些。親戚跟我說,荔枝成熟了摘下來還要待一點時間才會更甜更好吃。雖然新鮮的荔枝不算最好吃,但能站在枝葉茂盛、果實充盈的荔枝樹下吃荔枝實在是個愉快的經驗。
不知道那些荔枝樹還在不在,又或是已讓位給一家又一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