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加薪 - 左丁山

全體加薪 - 左丁山

關於住在上水而又無法安裝有線電視的人士,如何收看電視直播世界盃,一位家居元朗的讀者K來電郵云:
「左丁山先生:我係你的讀者,想向你住在上水的朋友提供收睇世界杯的最好最簡單方法,因為上水很近大陸,只要他有高清機頂盒,應可收睇大陸(cctv高清)台,如收不到,可把天線指向大陸,一定ok,我家在元朗,亦係用這方法,收得好好,但當把天線指向大陸後便收不到香港台,有得有失,世界就係咁o架啦。」
此乃民間智慧,有人睇咗唔高興都冇辦法。
又有讀者S來英文電郵講及不同帳簿之事,讀者S話唔好當香港啲廠家儍,冇台灣加工咁好料,實際上以佢所知,香港廠商亦有起碼三本帳簿喎:(一)在香港開設一間A公司收海外訂單,此公司帳簿可供客戶參考;(二)A公司與同一股東嘅B廠簽約,產品由B廠製造;(三)B廠再與大陸一間C工廠(亦係同一股東)簽代工合約,代工嘅利潤極低,幾乎蝕本;(四)C工廠與內地政府稅局有偈傾,經過三層分工,最後利潤歸邊間公司所有,視乎大老闆取態及稅務安排。
以此詢問廠家C,佢唔承認,亦唔否認,只係話做代工(contractmanufacturing)嘅獲利率在歐美客戶眼中,十分透明,想遮遮掩掩亦無辦法。原因係客戶(大品牌)嘅產品,百分之九十九嘅零件由客戶自行購入,集埋一齊送去代工工廠,計埋代工工人薪資之後,代工賺幾多毛利,一目了然。廠家C發牢騷話:「歐美品牌好講漂亮說話,要講人權,講安全舒適工作環境,講員工福利,久唔久就派人嚟審查,講就天下無敵嘞,到簽約之時,佢哋對價錢揸得硬一硬,講到流牙血,都未肯加價,而我哋點有空間去加薪、去改善工作環境呀?」
潮流興增值,興改變生產模式、講搬廠,廠家C認為姿勢大於實際。譬如搬廠返台灣,去邊度搵幾十萬工人?如果間間廠講增值,講機械化自動化,珠三角千千萬工人失業之後,怎麼辦?有人又話加薪好呀?工人人數多,佢哋多咗錢就可以增加消費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道理好似好啱,但如果即時加薪,可以即時刺激消費嘅話,所有國家不如一紙命令,就全部工人加薪啦,經濟學教科書可以全部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