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就金融改革最終方案進行的辯論有新進展,國會轄下小組同意,永久將銀行存款保障金額上限由10萬美元提升至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令多次游說國會提升存保上限的社區銀行成主要贏家,而設立評級機構監管委員會的建議則被撤回,改由證監會(SEC)進一步研究有關問題,令評級機構暫時逃過一劫。
參眾兩院早前分別通過不同版本的金改方案,負責就合併方案進行談判的議員周二通過,金融海嘯期間將存保上限提升至25萬美元的臨時措施將成永久措施,是自1980年以來首次調升存保上限,旨在強化市場信心,協助銀行吸引存戶。
結構產品評級建議遭撤
華府原先在08年底推出該措施,以阻止存戶從小型銀行大舉撤資,原定於2013年屆滿。有關措施成為永久政策後,將回溯至08年1月,意味IndyMac等在金融海嘯前爆煲的機構的存戶,亦可獲最多25萬美元賠償。
至於旨在收緊評級機構監管的最嚴厲措施最終被撤回,民主黨參議員法蘭肯原先建議在美證監屬下成立委員會,為結構性金融產品安排評級機構,以杜絕發行商可自行選擇評級機構以取得最佳評級情況。
由於部份議員擔心,新制令人有評級機構獲政府認證的錯覺,故最終不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