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和尚 - 蔡瀾

做不成和尚 - 蔡瀾

人生已進入另一個階段,求平淡了。
出外旅行,不再對沒有變化的菜式感到厭惡,有什麼吃什麼。但是晚餐一定要飽,不然半夜肚子餓,找宵夜是煩事。
在家裏,愈簡單愈好,我經常做的是一碗白飯,熱騰騰時挖一個洞,把細魚乾和葱茸放進去,再用白飯蓋之,燙得魚有點軟了,淋上頭抽,攪拌後吃,滿足矣。
再不然,就是用一包台灣乾麪條,水滾了,煮三分鐘,用個大碗,放頭抽和黑松菌橄欖油,麪條熱後拌來吃,也是豐富的一餐了。
別以為這麼一來,什麼都不吃。到了餐廳,還是喜歡試各類未嘗過的菜,如遇名廚,就當成藝術家來欣賞。
吃時總是那麼一點點,試味道和廚藝。大魚大肉的心態已無,除非是精采萬分,不然不會囫圇吞之。
總結起來,我對火鍋還是保留批判的態度。雖然每次都覺不錯,尤其是喝最後的濃湯,但是打邊爐並攀不上廚藝,只是把食物由生變熟而已。這麼一說,四川人不以為然,大家都反對,更傷重慶人的自尊,把火鍋從他們的生命中取走,簡直不能活了。
但事實歸事實,不管他們怎麼說切功,吃的次序,調料的重要,和湯底的層次,我還是不覺火鍋有什麼文化。
對外國人的白烚更無興趣,什麼海產給他們扔進大鍋一煮,味道盡失,怪不得他們的辭彙中,沒有一個「鮮」字。
燒烤最原始,說到原始,我寧願只吃三成熟,尚可試到更原始的生肉味。
一切都經過,吃完了火鍋、白烚、燒烤,知覺什麼一回事,再求廚藝,等到廚藝也熟悉了,才能回歸平淡,但我這個矛盾的人,連齋菜也不喜歡,怎能平淡呢?
唉,還是想吃肉。和尚,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