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揭天匯交易兩大疑點

特稿
揭天匯交易兩大疑點

發展商賣樓,合約條文通常對自己有利,但天匯交易卻有兩大疑點。首先,買家的撻定成本與罰息成本相若,以天匯最平成交價的單位9樓A為例,該單位成交價6,809萬元,買家撻定被殺定5%即340萬元,若完成交易,以罰息最優惠利息加2厘計算,共罰317萬元,兩者成本相若,撻定又不會被追差價,免承擔日後樓價下跌風險,買家可輕易選擇撻定離場。

不追差價異常慷慨

其次,市場質疑恒地為何講明不向撻定買家追收差價,無人能夠保證公司可以相同或更高價重推這批單位,恒地卻慷慨地不追差價。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恒地慣常不會追收買家差價,之前西灣河嘉亨灣有個別撻定個案,恒地亦無追差價。不過,天匯事件鬧到滿城風雨,若恒地向買家表示將會追差價,相信買家不會輕言撻定,但恒地居然放棄,做法異常慷慨。
至於恒地只殺定5%,而不是已收到的全部定金,反而退回多收的金額,市場人士稱,主要是恒地當時未獲售樓紙,要以未建成發展住宅同意方案出售天匯,最高殺定比率只是5%。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