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美爭拗升級至人身攻擊 - 李平

盡論中國:中美爭拗升級至人身攻擊 - 李平

G20峯會本月26日將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全球金融改革、自由貿易、可持續發展等都是重點議題,而圍繞人民幣滙率問題的刀光劍影更為炫目,在美國議員、財政部頻頻施壓之際,中國官員和傳媒並未因端午節假期而放棄回擊,甚至將爭拗升級至人身攻擊。

蓋特納:中國阻礙全球均衡發展

美國財長蓋特納於4月初決定押後三個月公佈滙率報告,其中一個考慮就是包括即將舉行的G20峯會,認為美中兩國及一系列國際高層會議,有助對華施壓,促使人民幣加快升值。但無論是胡錦濤訪美,還是中美在北京舉行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民幣對美元的滙率問題仍處於膠着狀態。
隨着時限臨近,蓋特納已沉不住氣了,公開批評「中國政府拒絕人民幣升值正在造成亞洲其他國家增加對外滙市場的干預,阻礙了全球均衡發展」。對人民幣滙率一直窮追猛打的美國參議員舒默,上周更聲稱將推進一項法案,以准許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及其他貨幣「根本性失準」的國家實施反傾銷及反補貼稅法等。

新華社轟美政客譁眾取寵

中國外交部前日的回應還中規中矩,強調「把人民幣滙率問題政治化,藉口滙率問題對中國搞貿易保護主義,是毫無道理的,其結果只能是損人害己」。但官方新華社以中文、英文發表的不同版本評論已是惡言相向,痛斥「美國國會少數政客」操縱人民幣滙率問題話題,英文評論甚至有人身攻擊的痕迹:「這些國會議員們把自己說成保護美國人民利益的白衣騎士,但事實上,他們只不過一幫譁眾取寵的政客,通過操控人民幣滙率爭論來籠絡選民。」
新華社的評論自然是一些中國高官的心態、情緒的反應,但顯然無助於理性處理中美糾紛。中美未能恢復軍事交流,已足證雙方關係未能回暖、並仍由鷹派主導,人民幣滙率爭拗升級,一旦引發更多的中美貿易保護戰,對環球經濟復蘇的影響恐怕不亞於歐債危機。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