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安置骨灰龕的機構登廣告,其中有一句叫作「買福位,送起骨」。
「起骨」令人有些毛骨聳然,但那「起」字的字型,卻是仿了最近政府「起錨」那個「起」字的模樣,看了又叫人噗一聲笑出來。
特區曾班子創意匱乏,但又啟發了全港市民的創意,雖然非常弔詭,但也充滿娛樂性。
現在賣靈位的「起骨」,下次放高利貸的,就可以「起釘」。那個寫得極難看的「起」字,被一用再用,足以證明,一樣東西不怕醜,只怕沒人提。就像一些小明星那樣,不怕緋聞醜聞纏身,只怕什麼聞都沒有,大家不問不聞,那才糟糕。
小明星只要不斷有新聞,緋聞也好醜聞也罷,保持了知名度,自會有名利。一個愚蠢的政府行為,也作如是觀。
「起錨」之後,你不覺曾蔭權紅了嗎?他之所以會紅,靠的就是「起錨」之錯,因為有此一錯,給香港大眾無限想像和創作空間,人們有空沒空都將這件事拿來嘲笑一下,時間一久,似乎不提「起錨」不像話,流傳開去,就成了曾蔭權的宣傳,令他「大紅」。連「起骨」、「起釘」都靠他吃飯,恨不得找他做代言人,你能說他不成功?
一個能夠激發全民創意的人,不管所做行為的本意和性質如何,他本身是成功的。不是說香港創意枯竭嗎?這話說得不對,只要有曾特首,香港人的靈感和創意就永遠豐盛,就這方面來說,他是很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