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決賽周開鑼了近一星期,大部份隊伍都已落場表現過他們的身手。只是大家也許還在適應天氣、新的足球,暫時還看不到甚麼精采的對決,還沒有甚麼扣人心弦的足球大戰,希望接着的三個星期不會繼續這樣平淡吧!
說起足球大戰或宿敵對決,大部份人想的可能是英國對阿根廷、希臘對土耳其之類的賽事。不過,這些「足球大戰」都是在球場內解決的,都是沒有炮火或死傷的競逐。真正的足球大戰可不一樣,那是要動真槍實彈的。
已故波蘭名記者卡普欽斯基(Kapuscinski)就採寫過一場真正的足球大戰,並放在《TheSoccerWar》這本文集中。那是一九六九年六月的事,中美洲兩個小國薩爾瓦多及洪都拉斯在爭取參加七○年的墨西哥世界盃決賽周席位。第一回合在洪都拉斯首都舉行,狂熱愛國的主場球迷包圍薩爾瓦多隊下榻的酒店,整晚拚命喧嘩喊叫,不斷以磚頭雜物擲爛酒店玻璃,汽車也不停的響號,弄得薩爾瓦多球員根本無法入睡。次天的比賽他們在睡眼惺忪,體力欠佳下以○比一敗給洪都拉斯隊。
敗陣的消息傳出,薩爾瓦多一位十八歲少女球迷為此而吞槍自殺,整個國家登時動起來,數以萬計的民眾參加她的喪禮,矢言向洪都拉斯復仇。過了一星期,第二回合賽事在薩爾瓦多進行,當地民眾變本加厲的滋擾洪都拉斯球員,把石頭、臭蛋、死老鼠、垃圾統統丟到他們住的酒店。到比賽當天,薩爾瓦多政府為防止迹近瘋狂的球迷傷害洪都拉斯球員,派出第一裝甲師護送他們到球場,並且把球場重重包圍,避免出甚麼亂子。看到這樣的情狀,落場的洪都拉斯球員已無心戀戰,只希望盡快完場,安全返家。在這種只求全身而退的想法下,洪都拉斯以○比三敗下陣來;賽後該隊教練不但沒有抱怨,反而鬆了一口氣的說:「真好運,我們輸了!」(We'reawfullyluckythatwelost!)
然而,這兩場劍拔弩張的球賽只是大戰的序幕,敵對氣氛繼續上升。過不了幾天,薩爾瓦多派出空軍轟炸洪都拉斯的工業設施及城市,又派地面部隊越過邊界深入洪都拉斯境內。洪都拉斯軍自然派兵還擊,該國空軍隨即起飛轟炸薩爾瓦多境內的工業及軍事據點。
就是這樣,兩個小國從爭世界盃出線的足球大戰變成真正的大戰。觸覺敏銳的卡普欽斯基早已嗅到戰爭的氣味,特地從墨西哥趕到洪都拉斯。果然在抵埗的第二天便碰上了轟炸,見證了一場真正的「足球大戰」。
當然,兩國的恩仇不僅只有足球,移民、爭奪資源、邊境劃界都有不少爭議。兩國軍隊在邊境也不斷有小規模的交火等衝突。不過,足球還是最主要的助燃劑,可以挑動民眾的狂熱情緒,可以把國家推向戰爭,可以令人民支持以戰爭的手段報復。
兩國戰爭打了大概一百小時,雙方邊界不變,死傷軍民則接近二萬人,五萬人變成無家可歸的難民。後記:世界盃出線席位要在第三回合決定。比賽在中立的墨西哥舉行,結果薩爾瓦多以三比二勝出。成為決賽周十六強之一,不過初賽就被淘汰出局了。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