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內房商另覓商機 - 陳永陸

財智語陸:內房商另覓商機 - 陳永陸

港股成交進一步萎縮,恒指在二萬點整固,不過個別股卻各自精采,上周建議的美聯集團(1200);昨日建議吸納的醫藥股例如利君國際(2005)及朗生醫藥(503);資源股如鋁、鋼股等,表現相當不俗,在資金轉戰個別股的大形勢下,上述股份應可多炒一兩日,有貨底者可睇位落車,甚至乎可沽一半,餘貨可作中線持有。
短期內港股仍擺脫不了資金輪流炒板塊,由於目前資金炒作都較為短癮,因此大家寧買落後股等升亦未必敢追強勢股。如果論落後,內房股一定是大落後,因為始終中央仍未收手打壓,即使估值抵買,短期仍難有運行。

商舖有價睇好越地

近月,因公務關係北上看了幾家內房企業,亦因如此,對內地房產市場發展多了一些實戰體會。事實上,中央要壓樓市是不爭事實,但不代表地產發展商處於絕境,因為它們只要有盤推出便很快售清,中駿置業(1966)便是一例,這正反映內地樓市不如外間所想如此不濟,因為內地有錢的人很多,在投資市場深度不夠的情況下,有錢的國民仍會買磚頭。
地產商要找出路,先決條件是不與中央對着幹,中央擺明要將高價住宅壓下,它們轉戰其他市場,而賣舖或商用物業是另一潛力市場。
事實上,整個宏調的大浪中,中央都是針對過熱的住宅市場降溫,而卻沒針對向商用舖或物業開刀,而近來內地的地產大炒家及有實力的個體戶,都是轉向此類產業埋手。就以炒舖為例,資金當然並不是純因為沒有樓炒而走去炒舖,是內地目前仍要透過內需來維持經濟增長,政府沒理由只創造需求而沒有供應點,因而締造市場對舖位需求。現時,炒商用概念當中選擇暫不多,人和商業(1387)是其中之一,其他內房股都是以賣住宅為主。
不過,我個人認為仍可以留意越秀地產(123),未來其商用物業的盈利貢獻將會有較明顯增長。

保利香港發展潛力大

另一家我會留意是保利香港(119),集團一直在商用物業及商場管理做得不錯,加上我認為溫總扶持二、三線城市的方針仍不會變,而集團有逾7成的建築面積在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仍很大,在此,仍未計算或獲母公司保利集團於項目或資金上支持的因素。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