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LED研究產業化 變出錢途

八方人物:LED研究產業化 變出錢途

環保節能風氣將鎢絲燈送進歷史,在科技大學修讀博士學位時鑽研LED(發光二極體)技術的蕭國偉,預測三、五年內慳電膽也要退位,將來發光的東西都是LED產品。
將LED產業化的蕭國偉,現時是中港兩地LED芯片龍頭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蕭總」認為香港不應停留在拿托盤的服務業,絕對有條件投入高科技發展。
LED好處是高效、省電,歐美都在研究推高其功率,本地院校也有不少學者研究,目前最大問題是產品售價偏高。據蕭國偉得悉,中國計劃將LED列入下一個五年計劃項目。
蕭總早年於西安交通大學任教達七載,98年申請到海外修讀博士課程,當時香港科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院和日本大阪大學同時招手,他看準科大在電機研究的發展,選擇來港從事LED研究。

為專才計劃棄赴獅城

02年畢業時,他再面臨抉擇,「當時新加坡給我終生可出入和工作簽證,恰恰香港推出輸入專才計劃,於是申請,令分開五年的妻兒一同來港。」他說如沒有專才計劃,今天就不一定是港人了。
蕭總隨後與幾位學者參加科大與政府的培育科技公司計劃,合資成立LED科研公司,「最初連買房的錢都拿出來,創業初時,曾有兩個月發不出工資給員工。」
其後科研公司獲已故的創新科技委員會首任主席田長霖名下的能源投資公司入股,再有兩岸投資者加入,便由03年成立的兩人小公司,增至如今的逾200人,當中半數是工程師,在南沙擁有偌大廠房,但堅持根在本港。
公司到08年仍然蝕本,但他稱虧掉的再花兩年便能追回。公司現時市值約4.7億元,預期未來數年每年營業額逾3億元。公司過往將大部份收入投入產品研究,以增加競爭力,「否則半年前你是high-tech(高科技),半年後你變low-tech(低科技)。」
蕭國偉的公司微晶先進光電科技和廣州晶科電子,業務是生產LED芯片,是LED產品的核心,他稱效能比內地產品高一成,價錢則比歐美日台同水平產品低兩成,顧客包括內地電視製造商TCL,其產品也在上海世博開幕禮上被使用。

向來是科技改變社會

將來源自本港的LED研究發亮,蕭總認為並非偶然,「香港有非常大優勢,因為香港有好的大學,國際化又引入很好的教授,國際上的訊息都可以獲得。」問題在於如何將科研產業,配合關鍵的良好環境和契機,讓香港土產科技茁壯成長。
蕭總指出,香港面積和人口是新加坡兩倍,但高科技卻不及獅城,但有基礎可發展高科技產業,「香港不只在旅遊業及金融業有優勢,在高科技領域也有優勢」,他指的是大學培育人才、金融業提供融資機會、以及靠近內地,「為甚麼香港人只可以托盤子去做服務業?是完全可以在高科技裏面有發展!」
他又預言LED產品售價將日漸下降,將來發光的東西都是LED產品,「人類社會的發展,向來是科技改變社會。」
記者 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