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遮眼療法並施 顯著提升治癒率針灸療兒童弱視有奇效

與遮眼療法並施 顯著提升治癒率
針灸療兒童弱視有奇效

【本報訊】因「鴛鴦眼」引起的弱視一直是本港兒童常見的眼睛毛病,過往患者多依賴眼鏡及遮眼治療。中文大學與汕頭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證實,配合針對眼疾穴位的針灸治療,比起單靠眼鏡或遮眼的治療方法,成效分別高出17%及6%,治癒率亦顯著提升。中大正計劃把針灸研究擴展至其他眼疾如青光眼、老花眼等,作為另類的輔助及替代治療。
記者:王家文

中大和汕大自2006月12月起,為171名弱視兒童進行治療研究。研究分兩組,其中一組83人是3至6歲,當中41人配合眼鏡及針灸治療,42人則只戴眼鏡矯視。經過15星期治療後,前者視力平均提升50%,後者則上升33%。換言之,針灸額外增加17%的治療效果,且治癒率高達57.5%,相比單靠眼鏡矯視的效果高逾四成。
另一組是7至12歲患者,治療為期25周。結果發現,配合眼鏡及針灸治療的患者,視力提升38%;以傳統戴眼鏡及遮眼方法,患者視力則改善32%,顯示針灸帶出6%的治療效果。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主任林順潮指出,由於3至6歲是治療弱視的黃金階段,效果較7至12歲的組別顯著為佳,且患者年紀越長,治療需時越久。
林順潮指出,針灸能刺激中央神經系統,使腦部皮質層釋出化學物質和荷爾蒙,可修補眼睛毛病。今次研究主要針對五個穴位,包括位於頭頂的百會穴、太陽穴、手部虎口的合谷穴、眼周的攢竹穴,以及小腿的跗陽穴。林順潮表示,這五個穴位組合是首次用作治療眼疾,有關研究已獲國際權威眼科醫學雜誌接納。

計劃擴至其他眼疾

接受了15星期針灸治療的內地小學生鄭潤梓(11歲),7歲時發現視力模糊,看不清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起初針灸時,他哭了出來,「媽媽說我再哭就會給旁邊的朋友笑,所以我就忍住不哭了。」現時他視力幾近回復正常,只是略有散光。
現時本港兒童弱視患者的比率達3至4%,13歲以上的患者更難以痊癒。除弱視外,中大現正計劃把針灸作為輔助及替代治療,擴展至其他眼疾如近視、老花、青光眼、乾眼症、角膜潰瘍及角膜緣幹細胞疾病等研究,有興趣人士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7623041查詢。

11歲的鄭潤梓經15星期針灸治療弱視後,視力幾近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