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期缺乏互信,中央政府與泛民主派政團透過溝通談判解決問題本來已不是容易的事。偏偏還有一些政界人士、中方官員不時發出一些無益無建設性或甚至是破壞性的言論,為談判製造新的難題及不必要的障礙,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昨天的發言就是最典型的幫倒忙例子。
這位郝先生昨天說,民主黨及普選聯提出開放新增的區議會議席讓市民直選既無先例也無必要,更沒有法理依據,完全是畫蛇添足的建議。我們認為,郝先生的批評無禮又無理,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應該看到,中聯辦跟泛民主派溝通談判才剛開始,雙方可能有下一輪會晤及談判。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中聯辦官員或泛民主派團體都應盡力保持友善的氣氛及關係,避免互相批評指摘,營造更有利的溝通環境。泛民主派政團包括普選聯及民主黨過去一段時間雖然備受壓力,但仍然沒有提出甚麼公開的指摘,仍然不斷強調想溝通的願望。郝先生作為中聯辦高層官員卻突然主動跳出來公開質疑泛民主派的要求「多餘」、「無謂」,這實在是不尊重談判對手,令人非常失望。
更重要的是,民主黨及普選聯提出的方案絕對不是畫蛇添足或多餘。我們認為,這個方案是打破政改僵局的良方,是值得市民支持的。首先,把新增的區議會功能組別開放讓三百多萬選民有份投票可以立時改善功能組別的代表性,可以立時提升市民在議會的影響力,並稍稍減輕政制的特權成份。只有打開這道擋住市民參與的窄門,二○一二年的政制才可說真的向前走了一步,才真的比特區政府原來的方案開放進步。
此外,開放區議會功能組別讓市民直選這個變通的辦法令立法會功能組別跟直選的議席在二○一二年時仍維持各佔一半,跟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沒有牴觸,並可以作為向全面普選的過渡性安排。
另一方面,方案不會明顯改變立法會的組成及勢力平衡,議會的政治版圖不會一夜間大變,各個黨派、階層都能在議會保留一定的影響力,不會出現一黨獨大的局面,更不會威脅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換言之,民主黨及普選聯的建議短期內不會影響香港政局的穩定。
至於郝先生說開放區議會功能組別沒有先例及法理依據也不合理。九五年前港督彭定康引入的新九組已是把功能組別開放的先例,當時的改變沒有帶來甚麼禍害,反而增加了立法局的認受性,反而培育了更多政治新血。而且沒有先例不等於不可以提出,更不等於不可行。八十年代初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提出以一國兩制方針解決香港、澳門前途問題。這樣的方針不僅在中國沒有先例,在國際上也找不到類似的例子。但到了今天,一國兩制落實已超過十年,運作相當暢順,也能保持港澳地區的穩定繁榮。從這個例子可以清楚看到,沒有先例的政治構想隨時可以創造新的政治空間,協助打破糾纏不休的政治僵局及難題。現在,政改又可能再陷於僵局,又可能原地踏步,北京實在應該積極考慮民主黨及普選聯等提出的方案。
當然,開放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讓市民投票只是走向全面民主的第一站,只是朝雙普選目標邁出一小步,跟真正的雙普選還有很遠的距離。即使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真的接納方案,讓政制在二○一二年起步,往下來泛民主派政團及市民仍不能鬆懈,仍要爭取每一個機會推動政制前進,仍要奮力促使政制繼續開放,仍要凝聚力量廢除功能組別。畢竟,民主不是天掉下來的,是要努力爭取的,是要寸土必爭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