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說戲 - 陶傑

金庸說戲 - 陶傑

金庸在蘭桂坊請吃牛排。我問查先生近日有何消遣。
查先生說看了西片《俠盜.驕雄》,也就是羅賓漢,戲中只保留幾個角色,本來的故事情節全改掉。
社會反智盛行。叫《羅賓漢》就是了,什麼《俠盜.驕雄》,學李安和張愛玲的《色.戒》。中間加一點。一個成功,千萬人起哄抄襲,也難怪,脫離前殖民地政府的特區香港,以無知為時尚,沒幾個知道羅賓漢是誰了。譬如《花木蘭》,花木蘭是什麼東西?太深了,吸引不了九○後進戲院,如果改名──《反斗TB激戰嘩鬼兵團》,TB,即TomBoy,票房就會多收幾百。
《羅賓漢》虛實相間,先把羅賓漢定為十字軍東征的一名弓箭手,從耶路撒冷回國。羅賓漢剛平定了回亂,法國國王又買通了英國內奸,想行刺出征的李察獅心王。
但李察已經陣亡,由弟弟約翰繼位。約翰要在國內強徵土地稅,引起地主反對。這時法國兵在南岸入侵,羅賓漢變身為衞國英雄。約翰王看見羅賓漢民望高,宣布羅賓漢為反賊。羅賓漢與女友逃進森林,從此劫富濟貧。
電影《羅賓漢》是俠盜的前傳。約翰後來跟地主貴族停戰,簽署大憲章,從此王權受制約,君主立憲衍生,民主精神,垂範國際,英國沒有走上像遠東秦始皇暴力統一六國之類的邪路,實為人類之幸。
電影羅賓漢與傳說不同,說羅賓漢促成了約翰後來簽署大憲章,就像韋小寶促成中俄簽署尼布楚條約。導演列尼史葛,如果有看過英譯《鹿鼎記》,就知道金庸小說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經把郭靖放在成吉思汗的大時代,真真假假的營造趣味。
查先生也是英國文史哲學家,莎劇學得透,家中珍藏小說《劫後英雄傳》、《賓虛》的古版。書讀得通澈,世情完全看破。看破了,會心微笑就是,許多事情,不要問查先生怎樣「回應」,要看查先生如何「不回應」,這便是境界。
是夜查先生評點電影羅賓漢得失,並欣然進龍蝦湯一道、鵝肝兩薄片、八安士免翁牛排一塊,心太軟巧克力蛋糕一小片,查太太在旁看得心驚肉跳。查先生胃口好,精神健旺,前事記憶清楚,今聞也瞭如指掌,高人論道,我們在聽,又過了豐裕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