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普選聯盟稱,只要政府接納他們提出的區議會方案,即二○一二年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先由區議員提名,後開放給全港市民選出,便會積極考慮支持政改方案。無疑,這是一個親痛仇快的決定。
因五區公投的出現,泛民主派分為「公投派」及「普選聯」,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爭取落實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
在中共將變相公投定性為「違法違憲」下,五一六仍有五十萬選民投下了歷史性的一票,向極權統治者拖延香港政制發展抗議,而這五十萬的力量除了給予公社五人否決政改方案的認受性,同時亦展示港人追求民主的決心。
一個民主社會應給予每個人同樣的權利和尊重,而普選則是由「民主」這一概念延伸。普及而平等,不但是討論一人一票、一人兩票或其他選舉模式的可能,而更重要的是平等的權利,如提名權、選舉權、參選權等,這是民主基本的ABC。市民大眾希望二○一二年雙普選,若不能,便應不遲於二○一七年普選特首及二○二○年普選立法會,這是十分明確的人民意志。為特首選舉提名設下任何形式的篩選機制,或以一人兩票的方式保留功能組別,顯然是徹頭徹尾違反普選的精神。因此,在中共沒有明確承諾真普選之前,普選聯竟急急放棄大原則,寧見中共就「區議會方案」等枝節讓步,便「積極考慮通過方案」,無疑是本末倒置。同時,更使人擔憂的是,因是次政改方案的通過,中共及建制派會藉機開動宣傳機器,加強小圈子選舉的認受性,令不公義的制度苟延殘喘,禍害深遠。
應促特首撤回爛方案
人應忠於自己,實踐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身為代議士,背負民眾的授權及期望,並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更理應堅持自己的政治信仰,而不是以追求政治利益為依歸。坦白說,政改方案的通過與否,對特首選舉或立法會投票結果根本沒有分別。可是,要是基於面子而不承認談判路線失敗,甚至以政黨利益而垂涎議席的增加,因而接受一個比○五年更差的政改方案通過,無疑是對舊日的自己和支持者背叛和出賣。因此,請普選聯懸崖勒馬,站在人民的一方,要求特首撤回政改爛方案,否則便否決政改。
饒靜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