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審計署公佈《17個省區市財政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以及6間中央企業08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結果發現有752億元(人民幣.下同)土地出讓金應徵未徵。6間央企的共同弊病之一就是「內部讓利」,其中華潤集團更被點名在投資策略上曾失準。
為免日後再有錯誤的投資決定,審計署亦向華潤集團提出今後進行投資決策時,要加強可行性研究,並要求所屬企業進一步完善兼併收購調查等相關工作。
審計署近年來第一次單方面公告,對6家企業的08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包括中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和華潤、華電、神華三大能源巨頭。結果發現,6間央企都存在不規範的問題。
直屬國務院的華潤集團及所屬企業,在05年12月至08年12月在北京、重慶等地購買土地而涉及3.17億元土地使用權款項被查出未繳。審計後已支付逾2.52億元,剩餘6446萬元將按合同約定,在相關拆遷工作完成後支付。
上華虧損 累華潤蝕2.5億
審計署更提到,華潤集團旗下華潤勵致在06年7月增持華潤上華(597,現稱華潤微電子)一事,由於調查不夠充分,未提示相關企業以往違規業務存在的法律風險及對其經營前景的預測失準,因此在華潤勵致增持華潤上華後(持股比例由25.9%增至72.9%),華潤上華連年虧損,致使華潤集團為此承擔虧損2.5億元。
華潤集團旗下廣州華潤熱電,在07年建成的兩台18萬千瓦聯合迴圈燃氣機組在投產後無法正常營運,設備開工率與設計能力差距較大,原因亦是進行可行性研究不夠充分,因此截至08年底,累計虧損超過1.69億元。
國家嚴控新增項目,但華電截至去年5月底,未經核准或超過核准規模建設12個電源專案,另有20個電源項目於08年底仍有70.17億元資金未到位,需依靠銀行融資支持。
更多央企將接受審計
神華在06年至08年期間,所屬烏海能源等2家企業共挪用煤礦費4924萬元,用於購置非生產用車、辦公設備等支出,上述問題已有所改善。此外,中航未經批准在成本費用中列支企業年金2.76億元;東航在04年至08年,東航集團所屬7家企業將逾1億元收入,直接用於發放獎金、補貼和業務招待等支出;南航在02年至09年年中,集團所屬企業將貨運服務、機務維修、過站維護等收入共計1.05億元轉入旗下單位或工會,已用於發放職工獎金、補貼及其他開支6821萬元。
國資委已表明高度重視且將認真組織央企落實審計整改意見,並以此為契機,舉一反三,推動改善企業財務和經營管理水準。據悉,未來還將有其他央企接受審計署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