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因為一座女神像,搞得進退失據,結果連本來打算放進校園的孫中山像,也暫緩行動,由此還引得孫中山的孫女大表遺憾。
要立一個人的像,首先就要問為什麼要立這個人的像。中文大學,為什麼要立孫中山的像呢?
孫中山跟中文大學有淵源?沒有。孫中山對中文大學有貢獻?沒有。孫中山對今日中文大學學生有影響?別開玩笑了。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立一個真正對中文大學的成長有貢獻有影響的人像,而要選孫中山呢?
如果理由僅僅是因為孫中山是「國父」,那就更立不得。因為所謂「國父」,是大家的,要立,全香港從幼稚園開始,小學、中學、大學、廣場、碼頭、公司、工廠等等,都要立,這才「公平公正」嘛!你中文大學又不是養老院,憑什麼把「爸爸」獨家圈進自家地盤去養呢?對不對?
既然如此,中文大學立孫中山像,是不是有點不倫不類?
既名「中文大學」,那就要有中國文化傳承,那就上溯孔子、老子、朱子、李白、杜甫、王陽明、唐伯虎、蒲松齡、曹雪芹─一路殺來,個個對中國文化都貢獻巨大,數一數,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是否應該一人塑一像,分散屹立於中大水塔之下,校園之中,弄成一個大型雕塑場,只為公平公正對待歷史,如此是不是更符合中文大學的「校情」?
做人做事,都要實際。手空空,無一物,偉人記在心裏就行了。立像,除了鬧出順得哥情失嫂意的糾紛,沒啥別的意義。說穿了,誰的像都不要立。擺座朱銘的《太極》不是很好嗎?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