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焦點:世紀甩手 格連瘀爆 - 戰鬥員A

賽後焦點:世紀甩手 格連瘀爆 - 戰鬥員A

繼施文02年日韓世盃被「細哨」笠死後,想不到8年後英格蘭又再次因為守門員「出事」而失球,羅拔格連的「牛油手」最終令英軍遭美國逼和1:1,未能在C組響勝鼓。不過,最奇的是,連領軍經驗豐富的卡比路,臨場調動亦失策,也成敗因。
戰鬥員A

羅拔格連上半場40分鐘,欲接住美國中場丹普西遠射,卻不幸「牛油手」讓皮球溜入網內,使英格蘭開賽後4分鐘便由謝拉特的入楔建功領先的優勢,白白斷送。縱使英格蘭球員下半場努力不懈,包括朗尼、林柏特及艾朗連儂等攻擊球員,尋求攻門機會,但始終無法再破今仗演出上佳的美國門將侯活,而後者更在賽後當選為賽事最佳球員。

羅拔格連「牛油手」逐格睇
美國中場丹普西禁區外突施冷箭,羅拔格連欲以雙手擋停,但皮球卻從手邊溜走,最終滾入網窩。
美聯社

林柏特謝拉特仍力撐

羅拔格連的失誤,自然成為英國傳媒炮轟對象,認為是不可原諒的過錯。不過,這位韋斯咸門將坦言,希望可以用行動回應這些抨擊。「一切成過去,事情已經發生,總不能讓它一直影響自己。在失手後的餘下50分鐘,我仍具備信心,丹普西的射門,我的確可以擋住,但結果令人失望,而我之後只好將此拋諸腦後,避免再演出失準。」
中場「雙特」林柏特及謝拉特賽後都力撐羅拔格連,而卡比路似乎並無怪責他。「一個失誤令我們賠上代價,但這就是足球比賽,有時是前鋒錯失入球良機,而今次只是出現在門將身上。不過,我仍然對球隊今仗表現感到滿意,相信下仗會演出更佳。他(羅拔格連)出現一次失誤,但下半場多次救出險球,我認為他表現不俗,亦為此感到高興。」

羅拔格連下場是否正選,只有卡比路先知。
GettyImages

丹普西(中)無端端建奇功,難怪異常興奮。
美聯社

卡帥調兵遣將失準

卡比路同時否認延遲至開賽前兩小時才公佈正選門將人選,是一次失誤。不過,卡帥今仗的調兵遣將確是失準,除了用格連不用經驗豐富的占士把關外,委任占士米拿出任正選左中場效果欠佳,結果開賽初段便領黃牌,31分鐘便要被迫起用胡禮菲臘斯取而代之。到下半場開始,又以活力不足的加歷查入替膝傷的京治鎮守中路,結果上陣後僅15分鐘便領黃牌,使餘下時間不敢作出過勇攔截,差點被艾迪杜里快放得手,幸後者射門被羅拔格連撲到再中柱彈出,英軍不致反勝為敗。
美國教練巴特利賽後則滿意戰果。「對我們來說,取得1分是相當重要。己隊有個不好的開始,但最終都能夠追和。」

英報章狂插格連

守門員羅拔格連出醜事件後,不少英國報章毫不留情地以類似「愚蠢」的詞彙來大罵他一頓。

「白癡之手」(靈感來自86年馬勒當拿「上帝之手」)
《星期日鏡報》(SundayMirror)

「大災難,格連愚蠢之手面臨被裁走」
《星期日郵報》(TheMail)

「應為失誤不安,以前很少出現比這更糟的守門員失誤」
《星期日快報》(SundayExpress)

「無得原諒!差劣技術外,簡直是愚蠢的錯誤」
《星期日電郵》(SundayTelegraph)

「美國不會投訴這個災難性的漏油事件」(暗指格連失手,源自英美對墨西哥灣漏油的轇轕)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