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噬不少人半生資產,同時亦捲走了部份為人子女者的孝道良心。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去年共接獲近2,000宗長者求助個案,當中逾800宗涉及財產侵吞,較往年激增四成。有兒子投資損手,覬覦年邁父母的生果金;有身懷巨款長者不幸老年癡呆,被家中傭人呃了一次又一次。協會指出,不少無良子女因金融海嘯出現經濟困局,無計可施下向父母積蓄埋手。 記者:夏志禮
防止虐待長者協會會長趙傑文表示,協會去年共接獲1,918宗被虐長者求助個案,較08年增加138宗,其中09年涉及財產侵吞的個案有855宗,較08年大幅增加四成,「(金融)海嘯之後好多人損手,部份人可能睇到唔少長者都有一定積蓄,失手風險相對較低,結果就向呢班無辜長者落手。」
無良子女搶生果金
他指出,不少向協會投訴的長者本身向政府申領綜援或生果金,生活已夠艱苦,其家人卻用盡方法搶去該份「棺材本」,「有人會呃呃,講到自己好慘好慘要阿媽幫手,有啲比較狠心嘅,直情伸手去搶。」另一名80多歲長者家住唐樓,有天被一地產經紀上門,一輪言語攻勢下糊裏糊塗簽下文件,後來始發現是資產轉賣合約。
協會助理總幹事林文超表示,曾有一受害婆婆,其子染有毒癮,經常向她伸手要錢,金融海嘯後不斷苛索金錢,母親無力支付,兒子卻對她施以毒打,「直情當佢沙包咁打」,婆婆後來向友人訴苦,始揭破事件並由社工跟進。另一宗個案更涉及性騷擾,一名40歲租客無力交租,不但對70歲包租婆惡言相向,甚至向其臀部施襲。
政府忽視長者受虐
趙傑文表示,除了財產侵吞,協會近年接獲的各類虐待個案均有上升趨勢,反映社會對問題更為關注,亦顯示長者開始放下「家醜不出外傳」的傳統思想。但他指,政府仍然忽視長者被虐問題,促請當局正視及跟進,「我哋仍然未有虐老法例,政府亦無資助任何機構提供專門服務,呢啲都係政府必須解決嘅問題。」
院舍長者受虐1553宗
【本報訊】不少市民選擇將長者送往安老院,只求為長者提供最適切的照顧,然而有部份院舍員工提供的「服務」,卻教長者苦不堪言。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去年共收到1,553宗長者於院舍被虐待個案,較去年增加近400宗。有長者被院舍職員嘲笑「賴屎」、「冇用」,被勒令不得睡覺,甚至曾發生護老院員工強迫老人吞食糞便。協會認為應修訂法案,使護老院必須對相關問題負責。
財產侵吞佔669宗
1,553宗院舍長者被虐個案中,佔669宗為財產侵吞,包括巧立名目收費、騙取長者金錢等;244宗涉及精神虐待,如侮辱長者或禁止長者與家人聯絡等,另有257宗涉及派錯藥、缺乏足夠設施等疏忽照顧問題。
協會會長趙傑文指,去年收到42宗投訴,指有私營安老院明知自己配套不足,仍大量接收有傷殘情況的長者,只求得到政府的高額傷殘津貼,他以去年上水南方護老中心的虐老案為例,50歲護理主任陳秀娟被揭發強迫患老人癡呆症的60歲女院友食屎,法院裁定她襲擊罪成,判監半年,「都係個護理員要負責,反而護老院就冇事,政府應該關注呢個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