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材之木」 - 李碧華

「不材之木」 - 李碧華

見庸才庸官盤踞,想起莊子寫過一棵非常「長壽」的樹:─
姓石的木匠到齊國曲轅,見土神廟旁有棵櫟樹,大得可以為幾千頭牛遮蔭,樹幹很粗有一百抱,高至臨山十仞才有枝椏,用之做船可近十幾艘了。圍觀者如市集般熱鬧。石師傅卻不加理會,繼續上路。他的徒弟看了個飽,趕上追問:
「自從我拿起斧頭跟隨師傅學藝,還沒見過那麼美的木材,師傅卻不願正眼一看,甚至沒停步,為什麼呢?」
石師傅道:
「算了吧,別多說了。這是一種疏鬆的木頭:用來做船會沈,做棺材迅速腐爛,做器具很快損毀,做門會流出樹汁,做柱子易為虫蛀─這樹是『不材之木』,但因沒用處,才那麼長壽。」
我找出「櫟樹」的身世,乃落葉亞喬木,高數丈,葉狹長有鋸齒,花黃褐色,果圓有殼斗叫做橡實。木材高大而無用,僅可當柴燒。還有人深入研究一下,枝幹彎曲非棟樑之材也算了,還滿身樹瘤,葉子苦澀嗆人。至此恍然大悟:「由於沒人動用,才得自保苟存。」
「不材」是值得慶幸的福氣嗎?抑或你也瞧不起自己?長期尸位素餐不被叮走的庸才庸官,反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