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煜雄報道】揚子鱷又稱大地之龍,但目前野生只剩下150條,屬極危物種,海洋公園將首度繁殖,一條「小龍女」已成熟料已可製造卵子,更與「小龍哥」疑已先試雲雨情,若兩小口子感情持續良好,有望8月誕下龍種。公園擬將部份小鱷放生至野外,保持生態平衡。
海洋公園行政總裁苗樂文說,園內繁殖技術成熟,部份如水母、蘇眉、海豹,鯊魚、海豚更極成功,下一代常用來與其他海洋館等交換其他生物,故園內逾90%海洋生物均來自交換計劃,餘下購買的也不可影響生態。
懷孕時受驚有生命危險
海洋公園最新的繁殖主角是棲息於揚子江(長江)水域的揚子鱷,又名土龍,即大地之龍,古代常與龍混為一談。
該園首席獸醫馬伯樂說,園內亞洲動物中心的1雄3雌揚子鱷,於2003年抵達,年約9至10歲達成熟期,但一山不能藏二「雌鱷」,體形最大的雌鱷,會霸佔有利地盤,以氣勢嚇走其他雌性,成為「正印」。鱷界雌性當道,雄鱷只有照單全收,其他「剩女」只好獨守空闈。
他說揚子鱷極敏感,雌性受干擾卵子或會被吸收,懷孕時受驚更會有生命危險,故未能為正印鱷女作超聲波檢查,只好找「同期入宮」的剩女代勞:「因年紀相若,若她們已有卵子,有理由相信『正印』也成熟。」
馬伯樂受訪時為其中一條剩女作超聲波檢查,像人類般需先在肚皮塗啫喱狀物,再用儀器檢查,屏幕顯示牠已可製造卵子,但尚未成熟,直徑只有4至6毫米。
另一鱷女卵子則已成熟至直徑2厘米,而且正印鱷女已發情,愛跟鱷仔互擦性器,鱷仔更試與鱷女性交,故或可於6至7月發情期內交配,有望8月產子,否則需等明年繁殖期。
高低溫度影響孵化性別
雖不能檢查,但他說鱷女若懷孕,有迹可尋,如會不斷找樹葉等及安全處築巢,生蛋後更會是好媽媽全力保護子女。若受驚嚇「唔係人咁品」,父親也只好避開。他說鱷蛋孵化時,溫度會影響性別,低溫多孵出雌性,較高溫多孵出雄性,公園將製造較中庸溫度約30至31度,望能孵出較平均性別。
他說揚子鱷其實生命力強,每次可產20至50個蛋,適當護理都可成長,只因長江流域人口眾多,生態被破壞才瀕危。他說若成功誕下小鱷,部份待長至一歲較強壯時,或送到長江放生野外,以平衡生態。
至於兩條剩女揚子鱷也不至於太寂寞,因或將到新加坡進行交換,換來南美無尾大水鼠「水豚」。
揚子鱷小資料
學名:Alligatorsinensis
其他名稱:土龍、豬婆龍
身長、體重:可達2米、40公斤
壽命:圈養的可達70歲;野外達50歲
分佈:江蘇、浙江、安徽的淡水環境
瀕危情況:極危,長江水域僅存少於150條
繁殖期:6至7月交配、8至9月孵卵
孵化溫度與性別:攝氏28-31.5度多孵出雌性;逾攝氏33度多孵出雄性
海洋公園飼養數目:1尾雄性和3尾雌性
資料來源:海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