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特人前鋒格連戴維斯在總決賽第4場,第4節中段入球博得犯規後的「激情的吶喊」令人感動,他的拼命呼叫使球迷真正感受得到,總決賽應有的激情、震撼,亦使小弟聯想起籃球場上「呼喊的藝術」。
「吶喊」並不等同於「叫囂」,吶喊本身是內心有股積壓着很久的情緒,球員在適當時機得到宣洩的機會,最後猶如沉睡的火山突然猛烈地爆發一樣,激情地叫喊出來;這股激情會引發正面的能量,令身邊的隊友、球迷們與你共享興奮。
籃球場上「叫囂」有種鄙視對手的感覺,如球隊大比分領先時,後備席隊員「叫囂」歡笑作樂,小弟認為此舉是場上最愚蠢的行為,因這只會令隊友們忘卻比賽的謹慎性。同時亦會令原本處於落後、陷於絕望邊緣的對手,變得奮勇地掙扎與反擊,是百害而無一利。
「遠古」的例子有00年西岸決賽第7場,拓荒者在第4節早段大幅領先,隊員們歡笑作樂忘記了這場生死之戰的重要性,最終被湖人「OK組合」奧尼爾、拜恩,以及雙眼「發火」的後備反撲成功,晉級總決賽建立湖人王朝。
如此可見籃球場上的呼喊聲,便猶如一把利刃般,它可以令隊友團結「殺退」敵人,但如錯誤地運用、如有意鄙視對手的話,最終或多會作繭自縛,變成「自殺」含淚而死。
文:金鍀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