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牛上、藍田兩條公共屋邨入伙僅一年,便出現大規模鋁窗銹蝕,有建築業人士不排除有人偷工減料,未為鋁窗做好防銹工序。建築、測量及規劃界立法會議員劉秀成表示,鋁窗這類預製組件多在內地製造,若本港承建商驗收時「睇漏眼」,便可能收了劣質貨,他明日會就事件向房屋署跟進。
身兼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委員的劉秀成,前晚有份出席「優質建築大獎頒獎典禮」,頒獎予獲獎的牛頭角上邨相關機構,他昨日得悉事件後感到驚訝。劉秀成指曾參觀過牛上,對其質料及設計都印象良好,坦言建築小組委員會一直無收過房署滙報有關問題,明日上班後會向房署了解事件。他表示,本港承建商近年多數在內地製造鋁窗這類預製組件,今次事件反映在檢驗的過程中可能出錯。
建築師估計腐液侵蝕
小組另一成員建築師林雲峯同樣對事件感到驚訝,他暫未收到房署滙報,但估計可能是工人在入伙前清洗大廈外牆時,使用了腐蝕性液體,「如果地盤監工睇得唔實,就可能侵蝕到窗鉸」。
專業驗樓師詹濟南表示,過往所見的公屋鋁窗墮下意外,九成都是因為螺絲位出錯所致,「多數係裝得唔夠實,或者螺絲位太少」。新入伙樓宇的鋁窗因銹蝕而墮下則甚為罕見,不排除有人偷工減料,未有做足防蝕工序。他說鋁窗的鉸位若是以生鐵製造,事前須浸鋅防銹,「如果冇做嘅話,幾個月生銹一啲都唔出奇」。
向本報報料的工程師表示,「優質建築大獎」由多個專業建築團體共同評審,但牛上的鋁窗質料如此差劣竟然仍獲獎,實在是今年最大笑話,批評涉及有關工程的官員與承建商行為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