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儘管中央日前公佈的5月出口按年勁升48.5%,惟商務部卻大潑冷水,指上月出口飆升是去年基數低所致,又警告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加上原材料及勞工成本上升,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故全年出口形勢並不樂觀,更預期全年貿易順差將明顯回落。另外,發改委預料,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月輕微下跌。
商務部昨日舉行月度例行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姚堅指,自去年11月起,中國出口已連續出現7個月復蘇性增長,5月數據亦明顯反映增長勢頭持續,體現國際市場整體需求的復蘇,但他將上月出口按年急升歸因於去年基數太低。
估全年貿易順差大跌
他又預期,7月後的整體出口增長步伐將放緩,主要因為作為中國傳統出口市場的先進國家,其經濟復蘇步伐較新興市場緩慢。此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未明朗,加上原材料及勞動成本均面臨上漲壓力,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亦令全年出口形勢不樂觀。事實上,內地近日頻頻爆發工潮,有傳中央正考慮再次調升最低工資。
雖然今年首5個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長達34.4%,但姚堅指出,由於貿易周期一般長達2至3個月,故目前的貿易數據僅反映今年初甚至去年底的定單狀況,而歐洲債務危機對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或在未來數月逐漸浮現,必須留意德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等中國主要出口市場的變化。
他表示,歐盟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由於目前外圍環境不明朗、不樂觀,故首要任務是維持貿易政策的穩定,在當前形勢下,出口退稅、金融和貿易便利化等政策,均有助保持整體貿易穩定,惟中國正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故未來或因應環保要求,調整對部份產品的政策。
他又預期,在出口放緩的同時,進口將維持高速增長,故全年貿易順差將顯著收窄,又指出今年來中國累計進口增速是出口的兩倍,說明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為貿易夥伴提供了重要市場,即使中國對歐、美及印度保持貿易順差,但其對這些國家的進口增速亦明顯加快。
外商直接投資升27.5%
商務部昨同時公佈,1至5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按年增長14.3%,至389.21億美元,5月則按年升27.5%,至81.32億美元,為連續第10個月錄得增長。
另外,發改委預料,內地居民消費價格繼5月按月下跌0.1%後,6月將繼續輕微下跌,主要因為歐洲債務危機令發達國的通脹水平維持溫和,美元走強,亦令原油、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大跌,令輸入型通脹壓力明顯減弱。而上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升幅料約為2.6%。
此外,中央的宏觀調控措施亦漸見成效,上游產品價格過快上升,並向下游產品傳導的壓力有所緩和。而中央打擊農產品炒風及天氣好轉等,已令蔬菜、綠豆、大蒜等早前急漲的農產品價格顯著回落,有利於穩定通脹預期。
內地5月進出口數據
進出口
按年增幅5月:48.4% 按年增幅4月:39.4%
出口
按年增幅5月:48.5% 按年增幅4月:30.5%
進口
按年增幅5月:48.3% 按年增幅4月:49.7%
順差
按年增幅5月:195億美元 按年增幅4月:1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