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長父親子女少溝通三成三每天談話不足五分鐘

工時長父親子女少溝通
三成三每天談話不足五分鐘

【本報訊】下周日便是父親節,民協一項有關父親與家庭關係的調查顯示,逾三成父親與子女每天談話時間少於5分鐘,民協指反映不少市民因工時過長,無暇與家人溝通,與家人有隔膜。 記者:麥志榮

民協本月初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317名父親,結果發現約五成受訪父親每天與子女談話時間少於10分鐘,其中三成三談話時間更少於5分鐘。民協06年曾進行同類調查,當時結果顯示,有五成六父親每天與子女傾談的時間少於10分鐘。比較之下,四年來父親與子女的溝通只略有改善。調查又發現,有近五成受訪父親,每天與太太傾談的時間少於15分鐘,當中一成八傾談時間更少於5分鐘。
未來一個月雖然是世界盃賽期,但只有約兩成半受訪父親表示會與子女及太太一起觀看世界盃,六成多人表示不會。調查又顯示,約三成受訪父親每天需工作9至10小時,一成半人每天工時更長達11至12小時,有半成人每天要工作13小時或以上。若以10分為最好,受訪父親對自己與家人關係的平均評分為7分。有二至三成受訪父親形容自己與太太、子女及父母關係一般。

建議推行最高工時

負責調查的民協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指出,父親與子女每天談話時間與四年前比較無明顯增加,或與工時太長有關,顯示本港經濟過去幾年雖有改善,政府及部份私人機構又推行五天工作,但大部份基層市民未能分享經濟成果,有人更需延長工作時間以換取收入不下跌,加上調查分析發現學歷較低的受訪父親,與家人關係較差,他建議政府推行最高工時,相信有助改善家庭關係。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表示,他與很多打工仔一樣早出晚歸,離家時兒子未起床,歸家時家人已入睡,有時會連續三、四天沒有和兒子說過一句話。不少市民因工時長或輪更工作而甚少時間陪伴家人,影響家庭關係,他認為政府應該正視。

父親與子女每天傾談時間

傾談時間:少於5分鐘 百分比*:32.5%
傾談時間:6-10分鐘 百分比*:18.3%
傾談時間:11-15分鐘 百分比*:12.3%
傾談時間:16-30分鐘 百分比*:12.3%
傾談時間:30分鐘或以上 百分比*:24.3%
資料來源:民主民生協進會
*百分比數目為4捨5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