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為《燕子溝》攝影集做封面,設計師芝麻羔從草書字帖中找出「燕子溝」三個字,我一看那個「燕」字就覺得不同凡響,一查字帖,原來是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手筆。
連忙再去找「子」字,結果也找到一個黃庭堅手迹。「燕子」二字出自一人手筆,拼在一齊渾然天成。可惜找不到他寫的「溝」字,不過封面三個字之中,黃山谷題了兩個,知足了。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北宋詩人,書法家,做過蘇東坡的學生,但詩名與老師並駕齊驅,時稱蘇、黃,不相仲伯。黃庭堅的書法筆力千鈞,布局氣吞山河,沉穩如激流砥柱,展揚似雄鷹展翅,這種字,今人是寫不出來了。
就在做完封面那天,看報得知北京保利公司舉行春季拍賣會,黃庭堅一幅《砥柱銘》最後以四億三千六百八十萬人民幣成交,破了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真是巧合,雖然拍賣不關我什麼事,但因為正巧用了他兩個字做封面,想想也是很高興的。
如能找到現代書法名家題字,當然是好事。但若人情欠得太大,倒不如在古人字堆中尋覓珍寶,反正尋到了都印到書上,配合得好,天衣無縫,都是大家手筆。
你想想,出一本書,封面題字是蘇東坡,出一本攝影集,封面題字是黃庭堅,哪天再找王羲之、米芾來幫幫手,乾隆皇帝想插一腳還不理他呢!這種事情,令人虛榮得興高采烈,喜上眉梢,喜上眉梢,忍不住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