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佈,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3.1%,首次突破中央設定的3%的目標,並創19個月新高;當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上漲7.1%,創20個月新高。分析認為,PPI已近高峯,CPI也將在未來1至2個月見頂,預計短期內不會加息。
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今年下半年物價上漲的壓力有緩解趨勢,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風險。5月CPI上漲主要是結構性上漲,因翹尾因素影響,中國物價高點可能出現在6、7月。
5月CPI升3.1% 19月新高
盛來運推斷CPI可回落,從CPI組合中便知悉箇中原因,6類商品價格4漲2降,食品價格(升6.1%)與居住價格(升5%)為真正推動者。內地相關部門透過不同方法將價格拉下來,以蔬菜為例,菜價環比跌9.8%,但居住價格仍升0.2%。中央要控通脹,從兩方面再出招便可。
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表示,CPI升逾3%只會對心理產生影響,預計未來兩個月CPI到頂,並不會升超過4%,全年則低於3.5%。PPI增速或已見頂,隨着油價和鐵礦石價格下跌,以及去年基數在下半年上升,料下半年PPI增速很快回落。他認為,政策不會即刻轉向,預計第四季度才會加息。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預計,5月PPI已達頂峯,隨着基數效應減弱、外圍歐債危機拉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未來PPI增速將逐步溫和。而CPI的基數效應在6月、7月更為明顯,故CPI將再升幾個月。
固投工業值按月放緩
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16.5%,比4月放緩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18.7%,比4月加快0.2個百分點;1至5月城鎮固定投資按年增25.9%,比4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指出,工業增加值是判斷經濟運行的重要數據,5月回落較多,料下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也會放緩,預計第二季度升11%,第三、第四季度升9%至11%,全年仍可保持10%增幅以上。中央樂見數據小幅回落,應可緩解經濟過熱的擔憂。他同時將加息時間推遲至下半年。
屈宏斌指工業增加值增速強勁,高於歷史平均值13%,並與GDP增速相稱。消費增長高預期,就業改善及收入提高進一步推高未來數月的私人消費。出口強勁反彈、內需持續復蘇,有利減緩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憂。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稱,固投升幅下半年仍將減緩,但中央推進保障房建設,並對民間資本開放部份壟斷行業,加上全年7.5萬億元的新增貸款,固投增速不會急轉直下。
內地5月經濟數據表現
工業增加值 按年升幅:+16.5%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5月) 按年升幅:+25.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按年升幅:+18.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按年升幅:+3.1%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按年升幅:+7.1%
出口 按年升幅:+48.5%
狹義貨幣供應量(M1) 按年升幅:+29.9%
廣義貨幣供應量(M2) 按年升幅:+21
新增貸款:639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