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手足口病持續爆發,昨新增一名只有2個月大男嬰出現病毒性腦膜炎,是至今年紀最小的併發症個案。衞生防護中心預期,未來數周每日維持有10多宗院舍爆發,嚴重個案每周5至7宗。現時疫情已到頂,三至四周後學校開始放暑假,疫情會回落。但9月開學後,10月起或會出現冬季高峯期,市民不可掉以輕心。
記者:陳沛冰
昨日再多5間學校爆發手足口病,今年至今有374宗爆發。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有多種腸病毒同時出現,院舍爆發個案中有一半由柯薩奇病毒A16型引致,20%由EV71型引致,30%由柯薩奇病毒A4、A5、B5及埃可病毒引致。本港一向以柯薩奇病毒較多,以往EV71只佔10至15%,今年增加。因EV71毒性較強,故今年併發症較多。
分析顯示病毒未變種
由4月中至昨日有15宗嚴重併發症個案,新增兩宗併發病毒性腦膜炎個案,其中一名8歲女童證實感染EV71,正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她就讀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沒有爆發手足口病。另一名兩個月大男嬰的糞便及鼻咽分泌樣本對柯薩奇B5型呈陽性反應,正在將軍澳醫院留醫,兩人情況穩定。所有併發症個案中,EV71型、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分別佔約47%、27%及20%。
曾浩輝表示,病毒分析顯示,今年病毒基因與07至09年一致,顯示病毒沒變種。今年成年人感染較多,相信因腸病毒在社區活躍令感染個案上升。今年併發症中39%屬15歲或以上,較04至09年有55%少。市民有機會同時感染兩種腸病毒,病情是否較嚴重視乎患者免疫力。
曾浩輝預計,未來數周每日有10多宗院舍爆發,嚴重個案每周5至7宗,7月中幼稚園開始放暑假便回落。2000年後本港10至12月出現冬季手足口病高峯期,規模一般較夏季少。今年9月開學後可能會有冬季高峯期,要視乎鄰近本港地方疫情,才知疫情如何。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當有一宗嚴重併發症個案出現,社區便有1萬人受感染,以此推算現時社區已有13萬人感染。06年本港爆發手足口病後,不少人已有抗體,07年輕微,及後才回升,故現時社區有兩至三成人口感染後有抗體,病毒才減慢傳播。
大陸及新加坡疫情嚴峻
【本報訊】除本港外,港人常前往的內地及新加坡手足口病疫情亦非常嚴峻。內地5月份有約35萬宗手足口病個案,共有186人死亡,感染個案較去年同期高一倍。新加坡今年至5月有1.1萬宗手足口病感染個案,較去年全年8,800宗多。
邊境防控作用不大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今年本港及鄰近地方爆發手足口病,顯示疫情影響整個區域,相信內地腸病毒與本港相似。雖然內地及新加坡疫情嚴重,但手足口病有潛伏期,部份人感染後沒病徵或病徵輕微,在邊境口岸量體溫及做檢查,未必找出帶菌者。當本港亦已爆發時,邊境防控未必有用,應加強本地的防控措施。
曾表示,市民應做好衞生措施,如廁後及進食前要洗手。若有持續嘔吐、發燒及抽筋,要盡快求醫。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實施邊境措施作用不大,「捉到1個,可能已經有1,000個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