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強積金自由行來臨,各積金公司密鑼緊鼓,如加強員工培訓、宣傳及減價,務求在每季供款達90億元,結餘已逾3000億元的強積金市場上分一杯羮。
積金局亦加強投資者教育,在不同媒體宣傳如何慎選強積金,及部署退休計劃。名為「強積金投資旅程六大決策點」的書,甚具參考價值,對選擇強積金很有幫助。
讀者Sandy問及有報道指,若強積金年管理費0.7%,由25歲開始月供1000元,年回報10%,在扣除管理費後,以投資回報比較年管理費1.5%,兩者累計回報將多出100萬元,她想知如何計算。
最簡易的方法是利用積金局的網頁,找右方的積金計算機內的強積金權益計算機,輸入月薪、年齡及預期投資回報率,便可得出結果。假設月薪2萬元及25歲,若回報是10%,減去收費1.5%及0.7%後,應分別是8.5%及9.3%,但因網頁只能選擇預定回報率,所以輸入8%及9%。當年回報是8%時,40年後的強積金結餘是698萬元,而年回報9%的結餘是936萬元,相差達238萬元。
收費影響投資成果
強積金平均回報並沒有10%那麼高,參考每季出版的「強積金計劃統計摘要」,直到3月底,強積金平均年回報4.8%,股票基金5%、混合資產4.4%、保守基金1.3%、保證基金1.5%、債券基金3.8%、貨幣市場及其他基金0.9%。以年回報4%及5%計算,40年後結餘分別是236萬元及305萬元,相差近70萬元,可見收費對長遠投資成果的影響甚大。面對強積金的收費減價,投資者不要因超市禮券而轉換積金公司,應在收費及回報上作平衡。月供1000元,只要收費相差1%,若回報相同,不足一年,結餘已相差逾100元。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