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美食天堂,搵食成港人一大煩惱,因此對飲食資訊有相當需求。近年飲食資訊網站OpenRice已成為主流,與傳統飲食雜誌各據一方。然而,不少傳統媒體亦覬覦新媒體市場,藉着刊物建立的生招牌,陸續進佔網絡跟OpenRice「爭食」。
根據網絡資訊網站alexa.com資料顯示,按流量計,OpenRice在本港網站中排名29,拋離新假期及UFood等。OpenRice總經理黃鳳鳴認為,飲食資訊網站使用者主要為找尋餐廳資料,因此OpenRice成功之道便在於資料夠全面。
儘管如此,但技術上任何人有同等財力物力,也可以製作另一個OpenRice,面對傳統媒體的挑戰,黃指這代表OpenRice的方向正確,「網站流量反而因此不斷創新高,現時平均每月有超過170萬瀏覽用戶。寫食評的會員也越來越多,每日收到超過300個新食評。」
重視用戶製作內容
黃認為,用戶製作內容(User-GeneratedContent)是最重要的一環,還有網站如何令用戶更愛使用,以及容易與人分享內容,才是突圍的關鍵。
現時OpenRice每月超過4300萬頁瀏覽次數及180萬個獨立IP瀏覽次數,擁有超過40萬個由用戶撰寫的食評。而其主要收入則為廣告,其中包括餐廳廣告及橫額廣告。另外,與大客戶的數據庫整合,提供信用卡優惠亦是收入來源之一。黃雖未有透露每年收入,但表示網站收入增幅百分比按年已達雙位數字。
有OpenRice資深用家認為,OpenRice優勢是網站搜尋優化(SEO)做得好,「好像我在新假期首頁看到『泰妃雞』食店,再到Google或Yahoo搜尋,第一個結果仍是OpenRice,其他飲食網則排得較後。」他又指,OpenRice另一優勢是每天花大量人力去更新資料,而並不是技術取勝。
宜走Facebook路線
雖然已是本地飲食網站的霸主,但iGPSDLimited創辦人Chris(左圖)認為,OpenRice仍有改善空間,更指OpenRice仍是個較封閉的網站,用量亦佔香港很少部份。他建議OpenRice參考Facebook的做法,把網站內的資料庫開放給第三方軟件存取及開放平台,從而擴闊網站發展及加強趣味性。
市場細後來者難追上
OpenRice的成功,引來本身已坐擁大量飲食資訊的雜誌加入戰團。
iGPSDLimited創辦人Chris指出,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本身有資源發展網上業務,例如現職編輯可以加快更新速度,可以透過新媒體去了解讀者取向,「新假期的內容主要為雜誌專題介紹,而其編輯能力及照片質素都較佳,亦會以系列形式呈現,這些都與OpenRice不同。」他分析指,原始資料已不再是用家純粹想要的東西,反而專輯報道及經編輯配合用家意見所篩選出來的內容較有價值。
經篩選內容較有價值
不過業界人士認為,雜誌要與已運作逾10年的OpenRice鬥,有一定難度,「始終香港市場細,除非另一網站有很大的賣點或獨特之處,否則很難容納兩個OpenRice。」他認為,雜誌讀者及網上用戶為兩批不同的人,兩者不會重叠,因此雜誌製作的飲食資訊網站應並非主要賺取利潤,而是為現有服務進行增值之用。
資料來源: http://www.alexa.com
《科技網絡》版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