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雖有個悲情典故,不過為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竟然發明了永垂不朽的糉子,發展到今時今日,除了一般豆茸及肥肉,更有素食配方,將香甜的日本番薯釀入糙米及糯米中,非常健康!
記者︰黃家欣
攝影︰譚盈傑
竹葉先烚10分鐘
包糉多會用竹葉,應選葉片柔軟,葉骨不太硬的湖南竹葉,用水洗淨後,用滾水烚10分鐘,再用凍水冲洗。包糉時留意竹葉一邊是亮身,另一邊有毛,有毛的一面應向外,以免黏上糯米。另外包較大隻的糉時會用上蓮葉,葉片較薄較軟,但香氣更濃,用前以凍水略浸軟,千萬不要用熱水,因蓮葉易發霉。而用來紮糉的水草,應用凍水浸10分鐘才使用。
高穩固(鴻星食品生產經理)
入行逾40年,強項是做點心和包糉,臨近端午節,每日要負責監督五千隻糉的誕生。
日本番薯糙米糉
02hr00min(不包烚糉時間)
製作難度:★★★☆☆
份量:10隻
不加肥肉,用上番薯茸及糙米,口感清爽。此外,包糉時左右兩面同時包上竹葉的叫做「雙旁法」,市面一般較常見,包起的糉較為矮闊,結構亦較鬆。
材料︰
糯米10斤、糙米1斤4両、紫米10両、生油1斤、日本番薯2斤、砂糖3両、糕粉2両
做法︰
1.糯米洗淨浸凍水30分鐘後瀝乾;糙米洗淨浸凍水30分鐘後瀝乾;紫米加水用大火隔水蒸20分鐘後攤凉。
2.將糯米及糙米加生油拌勻,再加紫米拌勻成五色米。
3.將1斤番薯去皮切粒,另外1斤用大火隔水蒸熟後壓成茸,與番薯粒、砂糖及糕粉拌勻,再分成10份餡料。
4.取2片竹葉放於手心裹成三角形,將竹葉前端向上摺成兜狀,放入五色米及番薯餡,再加五色米封面,將竹葉摺起。
5.用2片竹葉放糉的左右兩邊成小船狀,向內推並將前後葉片收起,用水草紮好。
6.放入滾水烚5小時,熄火後冚蓋浸焗5小時後瀝乾水,攤凉後可煮熱進食或冷藏。
原粒瑤柱火腿糉
04hr00min(不包烚糉時間)
製作難度:★★★☆☆
份量:10隻
口味較為傳統,用上原粒瑤柱與火腿肉,一打開已飄來陣陣鹹香,糯米香軟煙韌,甚有咬口。
材料︰
糯米600克、開邊綠豆300克、鹹蛋黃10隻、火腿肉/肥肉各150克、瑤柱10粒、生油70毫升、雞粉10克、沙薑粉10克、鹽/糖/五香粉/玫瑰露酒各少許
做法:
1.糯米洗淨瀝乾水,加鹽及生油拌勻。
2.綠豆洗淨後浸凍水2小時,瀝乾水後加雞粉及沙薑粉拌勻。
3.鹹蛋黃加少許生油拌勻;瑤柱加凍水浸3小時。
4.肥肉切成粒狀,每粒約10克,加鹽、糖、五香粉及玫瑰露酒拌勻。
5.取兩片竹葉裹成三角形放於手上,將竹葉前端向上摺成兜形。
6.先加糯米,放入綠豆、火腿肉、瑤柱、蛋黃、肥肉粒,再放一層糯米封面。
7.將竹葉摺起,用兩片竹葉放在糉的右邊,向內推並將前後葉片收起。
8.再將另外兩片竹葉放於糉開口的一邊,向內推收起葉片,再用水草紮好。
9.放入滾水烚5小時,熄火後冚蓋浸焗5小時,吊高瀝乾水,攤凉後可煮熱進食或放雪櫃冷藏。
食鹹肉糉可配砂糖或醬油,但師傅說因糉子本身味已很濃,所以調味的作用不大,反而醬油及砂糖可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可分解澱粉質,能幫助消化。
蓮蓉鹼水糉
01hr00min(不包烚糉時間)
製作難度:★★☆☆☆
份量:10隻
如果想控制糉的體積,可於包竹葉時放入一片卡紙來包,然後才將卡紙取走,可確保糉子的大小一致。
材料︰
糯米600克、蓮蓉190克、食用鹼水161/2毫升、生油351/2毫升
做法︰
1.糯米洗淨瀝乾水,加鹼水及生油拌勻。
2.蓮蓉分成10份,搓成長條形。
3.取2片竹葉裁剪至正方形,放於手心裹成三角形,將竹葉前端向上摺成兜狀。
4.加適量糯米及1份蓮蓉,再加適量糯米,將多餘竹葉剪走。
5.用2片竹葉放糉的右邊,向內推並將前後葉片收起。
6.再將另外2片竹葉放於糉開口的一邊,向內推然後收起葉片,再用水草將糉紮好。
7.放入滾水烚5小時,熄火後冚蓋浸焗5小時,吊高瀝乾水,攤凉後可煮熱進食或放雪櫃冷藏。
懷舊家鄉糉
07hr00min(不包烚糉時間)
製作難度:★★★☆☆
份量:10隻
廣東人一般是用生的材料來包糉,這隻懷舊糉用上已熟的材料及飯糰來包,採用了台灣的傳統做法。
材料︰
糯米10斤、煸綠豆1斤、熟花生1斤、梅菜1斤、豬肉2斤、鹽/糖/豉油/冰糖/雞粉/胡椒粉/麻油/紹酒各適量
做法:
1.糯米洗淨浸凍水4小時,用大火隔水蒸個半鐘,攤凉後拌入熟花生、煸綠豆、鹽、糖及雞粉。
2.豬肉切件放入油略炸後盛起。梅菜切幼絲,加豉油、冰糖、雞粉、胡椒粉、麻油、紹酒及豬肉拌勻,用大火隔水蒸1小時。
3.將糯米鋪平,放入梅菜豬肉餡料,再鋪入糯米搓成飯糰。
4.將蓮葉鋪平,放入4片竹葉,撒上少許綠豆,放入飯糰,將蓮葉左右兩邊包起,再將前後葉片向上摺起,修剪多出蓮葉,用水草紮實,放入滾水烚5小時,熄火後冚蓋浸焗5小時後吊高瀝乾水,攤凉後可煮熱食或放雪櫃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