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避險資金逐步回流股市 - 沈振盈

實戰理論:避險資金逐步回流股市 - 沈振盈

大市成交雖弱,指數又看似上升無力,但圖表上卻逐步形成了上升的趨勢,現時已差不多可以肯定恒指已做了今次調整浪的底部,只待時機向上突破而已,至於歐洲債務危機似乎短期內已紓緩,暫不用憂慮,將來能否解決,是將來的事,起碼歐央行的7500億歐元可以頂得住一兩年。
從歐元、英鎊、石油及黃金的走勢,可以顯示資金正從避險市場撤退,回流風險市場,歐元淡倉亦陸續離場。現時美元下跌的風險較其他外幣為高,因為去年大部份人看淡美元的理由,如量化寬鬆、經濟增長慢等,至今仍未有改變。市場將重複去年3月至10月的狀況,沽美元、做CarryTrade、買股市及商品、炒通脹預期。

港股際此情況,值得憂慮的因素已不多,中國經濟強勁,A股又跌至極吸引水平,資金正流入股市,雖然成交不大,但期指及期權的未平倉合約卻為近半年少見的多。唯一憂慮的因素就只有樓市及地產股,因為樓市的前景堪虞,過往的升市只靠資金推動,沒有實質基本因素支持。
年初筆者預計樓市會向下調,現時已逐步應驗。現時要關注的,就是天匯的天價單位如何交收,事件將對地產股有頗大的影響,幸而恒指成份股中,地產股的比重已降,就算樓市不濟,對恒指影響都不算太大。短線炒賣可留意思捷環球(330)及滙豐控股(005),皆因歐洲貨幣已出現見底之勢,前者目標48元,後者目標78元。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