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最近接獲兩位讀者反映,屯門路邊一棵菩提樹遭人插入喉管,疑向樹幹注入液體毒害,動機不明;同區一私人屋苑內十多棵老樹,因有潛在危險建議被移除,居民關注發展商會否依地契條款補種樹木。
個案一:插管大樹皮枯葉稀疏
陳先生早前經過藍地順達街近順風圍,發現路邊一棵大樹,樹幹兩處位置插住兩支喉管,不清楚插入的深度,但有約三、四吋的喉管突出,「懷疑有人灌啲毒液傷害棵樹,咁同慢性殺佢有乜分別,睇落棵樹好弱,樹皮枯乾,樹葉稀疏。」
屯門地政處回覆,該樹屬外來品種菩提樹,被插入兩支喉管,但難以確定是否曾經遭人注入液體,除有少量枝葉受損外,目前健康狀況尚可。該處會安排承辦商除去兩支喉管及修剪該樹,並會轉介警方派員加強巡查。
個案二:屋苑逾10棵樹將移除
同位於藍地的豫豐花園,小業主阿May稱最近管理公司在業主委員會交代專業樹藝師檢查報告,建議移除十多棵樹,她雖感無奈,但仍望有轉機,「啲樹唔知係咪古樹,有居民質疑點解要移走啲樹,係咪真係冇其他保存方法!」
移除後栽種等量樹木
康文署表示,豫豐花園內並無樹木被編入古樹名木冊內。偉邦物業管理公司豫豐花園物業經理周先生表示,去年底經專業樹藝師檢查,指屋苑內有16棵老樹有潛在倒塌危險;其中3棵已經移除,餘下13棵將陸續安排移除,並將補種31棵樹。屯門地政處回覆,豫豐花園的地契條款訂明業主不可在未經該處批准下干擾或移除屋苑內樹木。根據發展商的園林顧問提交的樹木風險報告,有13棵樹狀況衰弱、被害蟲或白蟻蛀食及真菌感染,倒塌或折斷的風險相當高,故允准移走,但發展商需執行不少於1比1的代償性栽種作為補償。檔案編號:0410037、0506063
毒樹多涉收地或風水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表示,該會過去兩年平均每年接獲約10宗樹木被破壞或砍伐的投訴,最常見於鄉郊地方,有人認為樹木阻礙收地發展或破壞墓地風水,而向樹木施以毒手,通常在樹幹插入喉管再注入液體,可能是電油、藥物或化合物。
蘇國賢批評過往一直由樹木所在的政府不同部門負責保養樹木,保育成效不甚理想;隨着今年3月發展局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和綠化及園境辦事處,統籌全港樹木的保育和綠化工作,可望有所改善。
市民對一般樹木管理的投訴,可致電政府熱線:1823,或向該會反映。
長春社網址: http://www.cahk.org.hk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