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深圳富士康及佛山本田大幅加薪,內地罷工潮一浪接一浪,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可以預見,新一輪罷工潮將從大型外資廠、國有廠,擴散至各類型企業,對中國法律、政治制度、社會架構的衝擊將逐步浮現,中國當局會否繼續採容忍態度?會否引發外商(包括港商、台商)撤資潮?會否演變成地方騷亂?
對於中國新工潮澎湃的起因,外界多認為是內地工人維權意識的萌生。不過,薪酬優於其他工廠的深圳富士康及佛山本田,分別發生員工連環跳樓自殺事件及連續罷工事件,最終逼資方加薪,反而待遇更差的大批合資、國有工廠,並未爆發工潮,說明新工潮的興起,並不是簡單的維權問題,而與工人心態的變化、互聯網輿論的聲援、政府的態度有關。
新一輪工潮的標誌性事件並非發生在臭名昭著的血汗工廠,而是發生在管理相對規範的大型外資廠,說明工人要求的不只是加薪問題,或者說他們要求的薪酬並不是過往的比其他工廠高或者足以維持簡單生活那麼簡單,而是要求與社會生活、文化進步相應的薪酬和人權待遇。正如美國學者賀佛爾(EricHoffer)在有「群眾運動聖經」之譽的《狂熱分子》一書中所論述:「不滿情緒高漲的時候,是生活條件已經改善,以致於一種理想狀態看似伸手可及的時候。」
互聯網對罷工事件的即時報道及反應,是鼓勵工人堅持罷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一個因素。佛山本田工人能以手機上網,即時傳遞罷工進展,爭取輿論支持,並不是那些在中小型企業靠低工資維生的工人所能做到的。
而一向對學運、工運有過敏症的中國當局,今次令人意外地採取容忍態度,並未橫加鎮壓,外界認為其抱着一魚三吃的心態,即願意看到大型外資廠率先為工人加薪,以達到縮小貧富差距、刺激內需及產業升級的三重效果。
應該指出的是,當局目前對工潮的容忍態度,多是基於慣常的維穩心態,基於罷工事件局限於工廠範圍,並未直接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但是,正由於當局將維穩視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一旦工潮蔓延至各地各類型企業,或者引發外商撤資潮,影響官員的政績,當局勢必插手彈壓。
令人擔心的是,罷工目前在內地既不違法、又得不到合法保障,因為現行憲法刪除了罷工自由的條款,又未禁止罷工。如此一來,罷工合法與否,將取決於官員的一念之間。這種制度上的欠缺,有極大機會令一間工廠的工潮,由於受到官員不合理、不合法的彈壓,令勞資糾紛隨時演變成官民衝突,演變成社會動盪。
面對新工潮席捲大江南北,恢復罷工憲法權利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當局與其再迴避這個問題,何若主動出擊,不應再視罷工為政治事件而橫加鎮壓,而應着手制訂落實罷工權的相應法規,在罷工目的、程序、組織、限度等方面作出明文規定,讓罷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庶可減少工潮演變成政治事件及社會動盪的風險。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