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 - 陶傑

一九五六 - 陶傑

在現代史上,像打開菜譜,總找得到你喜歡的一道菜,你最喜歡哪一年?
許多人喜歡一九四五年。這一年,納粹德國戰敗,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的始創會員。身為中國人,一九四五年目睹原爆,中國抗戰勝利,歡欣和光榮繫於歷史齒輪交磨迸擊火花的這一刻,一九四五,對心智尚未墮落的中國人,是珍藏在心底的一瓶佳釀。
身為中國人,對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九年的感覺,決定了他的道德人格。當然,以失憶為榮的新一代,這兩個年份沒有分別,這個話題並無意義。
打開現代史的年譜,憑感性選擇,我最喜歡一九五六年。這一年的世界特別動盪:蘇彝士運河危機爆發,英法聯合出兵,想不到征伐失敗,英國人猛然醒覺,帝國的好日子已成一夢。
這一年,蘇聯的赫魯曉夫主持蘇共二十大,發表批判史達林的秘密報告。把戀蘇崇洋的中國大陸知識份子嚇壞了──他們把史達林當做爺爺,爺爺一下子揭發原來是個魔王,把中國人唬得一片慌亂,一九五六,有特別的一股滑稽。
一九五六年是深藍色的記憶。當中國還在戀慕蘇聯,匈牙利布達佩斯爆發反蘇政變,匈共書記納吉,宣布脫離華沙公約國,推行經濟改革。赫魯曉夫派兵侵略,納吉逃進南斯拉夫使館,後又交出審訊處死。在多瑙河畔,爆發了這樣一場映紅半邊天的抗暴火災,為一九五六這瓶紅酒,披上一層憂鬱的色彩。
一九五六年,香港爆發右派暴動。一九五六年,音樂劇《國王與我》改編成電影。這一年,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快完工了,《射雕英雄傳》即將面世。遠在利物浦,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走進唱片店,買了一張七十八轉的流行曲黑膠唱片,歌名〈RockIslandLine〉,他把唱片帶回家,聽了又聽,覺得自己能唱得比唱片中的人好。他央求母親買給他一個吉他,跟着唱片唱。這個少年的名字叫約翰連儂。
一九五六年,我還沒有出生。翻開年譜,不知何故,這一年,雖然平凡,如果信輪迴,或許你的前生在這一年逝去,或許前生的命短,走得不甘心,一九五六在年輪中閃着隔世宿緣的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