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澳洲造型師把恐龍變活了

八方人物:澳洲造型師把恐龍變活了

澳洲造型設計師SonnyTilders把在電影逐漸式微的電子動畫(Animatronics)科技起死回生,於舞台上為20隻2億年前的恐龍注入生命,令侏羅紀時期36呎高、一噸半重的腕龍媽媽在舞台上擺動尾巴、會行會走、會吃東西。設計師不知會不會有小孩一見到牠就哭,但肯定他們會笑,「嘩!是很多人的反應。所有孩子都會問:可不可以摸一摸恐龍」?

恐龍舞台劇在港上演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舞台的魔力,是令人迷醉、充滿幻想以後,卻又無法接觸。澳洲大型舞台製作《與龍同行震撼舞台》將於12月22日開始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上演。它的造型設計師Sonny接受訪問時說最愛舞台上若近又遠的假象,「欺哄了人,卻又要他們苦苦思索:這是怎麼造的」?
表演裏,巨大的腕龍媽媽眼睛溫柔有笑意,又會保護腕龍仔,是設計師眼中最溫馨的場景。至於兩隻牛角龍,13呎高,一老一少,為了爭取領土,角鬥如羚羊,最後老角龍被推翻,Sonny認為:「大自然角力本來就沒有好壞之分。」控制恐龍在舞台上打架最困難,他見過「恐龍」撞爛「恐龍」,「所以我們替牠們買重了保險」。20隻恐龍造像連一切後台製作費約1.6億港元。
恐龍舞台製作意念緣於BBC講述史前古生物的《與龍同行》(1999年)電視製作。滙演中,有一個真人旁述以古生物學家Huxley的角色,把三個史前時期包括三叠紀時期(TriassicPeriod)、侏羅紀時期(JurassicPeriod)及白堊紀時期(CretaceousPeriod)的恐龍活動串連。設計師說:「恐龍好像看到他,其實不是,我們不想讓人以為人與恐龍能在同一時間共存。」人與恐龍交流只是人的幻想,「你問真正的古生物專家想不想見真恐龍,他們當然想」。
長達96分鐘的恐龍show,其實是把電子動畫科技結合古老玩偶戲藝術,透過工業液壓膠管,移動一噸半重的恐龍,曾試玩駕駛巨龍的Sonny說:「誰都可以操控,那是非常好玩的,誰移動了恐龍,立刻就由心笑出來了。」但最困難是要令巨大玩偶擺一擺尾巴都自然如真。其實巨型恐龍由三人合力控制,一人在恐龍下面的黑盒子裏駕駛,兩個在舞台頂部俯瞰控制,一個專責恐龍全身自然擺動,另一個專責吼叫等聲音。控制員要受訓多年,也很講合作性。

吸引10萬觀眾入場

Sonny小時候愛看的恐龍書籍仍然留在書房,原是平面設計師的他說,電子動畫科技始於五十年代,華納迪士尼就曾以此製作林肯造型,這種科技亦曾應用於《E.T》及《星球大戰》等電影,但近年電子機械造像已由電腦科技取代。在式微之時,這個澳洲人把它應用到大型恐龍造像,從電子螢幕跳上舞台,近距離觸動觀眾,三年來在世界合共在142個城巿演出,520萬觀眾入場,票房收入近20億港元。記者問他會不會邀請基層家庭小孩子免費看表演,製作公司AEGThemeSTAR行政總裁馬克艾維利(MarkAvery)替設計師這樣回答:「我們還在考慮相關選擇。」他預計在香港演出會吸引10萬名觀眾。
記者 冼麗婷